林曦和跑在队伍里,机械地迈着步子。
她的目光扫过前排。
付观棋跑在队伍最前列,他的步伐稳定,呼吸均匀,脸上没什么表情,既没有周围同学那种被口号点燃的亢奋,也没有林曦和那种置身事外的疏离。
仿佛是在专注地执行一项任务,不带一丝多余的情绪波动。
-
教室后墙有一块醒目的区域,叫做“挑战榜”。每个学生都要在这里写下自己的“目标大学”和一句座右铭。
放眼望去,大家都写国内的顶尖大学,就林曦和写了一个次一些的一本。
老班一看到就批评她,问她是不是不想读了,这么没出息。
林曦和试图解释:“津都大学之类的,我现在也够不着呀!这不是想脚踏实地,先定个小目标,慢慢来。。。。。。”
“闭嘴!”老班猛地一拍桌子,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不容置疑的严厉:“什么够不着?什么小目标?全是歪理!在泉中,目标就是要高远!态度就是要拼命!你这叫不思进取!”
林曦和赶紧低头,一副“我知错我低头悔改”的模样,心里却说:切,我就写这个学校怎么了,难道写了就只会去这个学校吗?真没劲。
除了目标大学,还需填写一个“挑战对象”。
为了彰显进取心与挑战精神,绝大多数学生不约而同地写上了同一个名字:付观棋。
在他们看来,不管自己有没有能力超越他,敢于挑战年级第一就象征着上进。
而付观棋自己的那一栏里,“挑战对象”处写着一个遥远的名字。
是一位早已毕业、曾以接近满分摘得省状元桂冠的传奇学姐。这个名字,至今仍是泉中难以逾越的高峰。
看到付观棋的挑战目标,老班很满意,并祝他能超越目标。
至于林曦和呢,她写的挑战目标就是自己,她自认为这非常合理。
本来嘛,以自己现在的水平,下一次考试中能稳住实验班的水平都算不错了,更别提超越“当前”的自己。
这个目标被班主任看到后,自然又招来了一顿严厉的批评。
于是,付观棋顺理成章地成了班主任口中的“正面典型”,被大加赞扬;而林曦和,则不幸沦为“反面教材”,成了被反复点名批评的对象。
班主任在讲台上讲得唾沫横飞,情绪激昂。林曦和坐在座位上,低着头,一副认真聆听、深刻反思的模样。
但她的内心却毫无波澜。
她心里清楚得很,接下来该做什么、怎么做,她早已有了自己的学习计划。
-
第一个周测来临,当天考的科目,晚上就能出结果。
于是,每天考完,班主任都会站在讲台上操作多媒体设备,将全班的年级排名投影在屏幕上。
考到最后一天,林曦和的成绩栏数字格外刺眼。除了语文和英语,其他科目的排名都被1班的同学远远甩开一大截。
有的科目甚至跌到了年级200名开外。
开学才一周,差距就如此悬殊。
老班的脸色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阴沉下来,最后变得铁青。他攥着激光笔的手指关节微微发白,目光像刀子一样扫过林曦和的座位。
“看看!都睁大眼睛看看!”他声音低沉,压抑着怒火,指着屏幕上林曦和那几科‘惨不忍睹’的排名,“单科排到年级200多名?这就是你们所谓的‘努力’?”
他猛地拔高音量,几乎是吼了出来:“林曦和!你平时都在干什么?!心思都放哪里去了?!是不是觉得进了实验班就万事大吉了?!”
“200多名!”他又重重地重复了一遍这个数字,语气里充满了难以置信和强烈的失望,“这是在拖全班的后腿!是耻辱!全班同学的努力,都要被你一个人拉低!你知不知道,你一个人就能拉低我们班的操行分!”
在泉中,“操行分”就是衡量学生一切行为规范的标尺。
它覆盖了课堂纪律、自习状态、内务整理、年级排名、跑操出勤等方方面面,事无巨细,都有明确的扣分细则。
班级操行分排名甚至与班主任的绩效、班级评优资格挂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