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书工笔,有的是话说。
*
高老庄村。
高拱被革职后,无事可做,每日就是研究天幕。
他已经确定天幕中所言不是他,但他不打算提醒众人。
从他回乡,那算是尝尽了人间冷暖。
反而是张居正这个早年好友,给了他些许安慰。
当时送别,他是气汹汹地走了,但心里还记着他的好。
但不影响看见这些谣言八卦的时候,他的幸灾乐祸。
‘君以此兴,必以此亡。’
放在王世贞身上,真是太贴切了。
他以诟病首辅为兴,如今又以诟病首辅而亡。
高拱坐在藤编的摇椅上,身旁是小丫鬟在给他打扇。
万籁俱静,隆庆朝那些鲜花着锦都像是一场梦。
“张居正,你的未来,会比我好吗?”他阖上双眸。
*
张府。
张敬修正在送杨博、王篆二人出府。
初夏花朵灿烂,将张府映衬的格外雅致。
杨博望着他,思忖半晌,还是有些不敢问,他作为高拱一手提拔的臣子,如今已在吏部,已经是首辅宽宏大量,如何再敢肖想入内阁。
但他想知道,未来谁会入内阁。
“嗣文,我自己出府便是,不敢再劳动你了。”他客气道。
虽然张敬修在一众老臣中,只是个毛都没长齐的举人,但谁叫他爹是张居正呢?
就值得他一再拉拢。
“杨大人客气了。”
张敬修客客气气地送出府门,笑着告别。
他回到书房后,就见张居正在翻看账簿,他上前帮忙整理,发现是记录黄册所用的簿子。
“江南富庶,但黄册在籍人数,不足洪武年间十之一二。”
张居正头疼地捏了捏眉心。
越是了解更深层的东西,越是觉得大明积弊太久。
这么点人,收上来的赋税自然少,六部、皇宫、军事支出又大,自然国库空虚。
“罢了,饭要一口一口吃,现在先落实考成法。”
张敬修见他愁得厉害,眉眼微闪。
他坐在一旁,开始寻找词条,考成法结束后,应该就是一条鞭法了,清丈土地、人口等。
那玉米、红薯、土豆等物,也可以先筹备起来了。
【啦啦啦,野史就是野史,笑笑就过去了,但是!如果能和首辅大人对话,我真的想告诉他,在山的那边海的那边有很多超绝粮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