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夏口目前由子龙坐镇,且暂无大碍。吾等只需扼守汉、涢之要道,便能使文聘无功而返。”
关羽再次指着舆图,沉声下令道:“命夏口水军做好准备,随时支援吾军。再让各船加紧修整,备战迎敌。”
说到这里,他又抬眸看向诸将,做出详细部署:“赵伯勤,遣汝麾下斥候,沿汉水、涢水查探曹军虚实。”
“诺!”赵累大声应命。
接着,关羽又朝着廖淳说道:“廖元俭,汝率蒙冲十艘,楼船三艘,先行出发,堵截汉水要道,严防曹军偷袭。”
“诺!”
待廖淳领命后,关羽目光转向关平:“定国,汝率本部人马,押运粮草至夏口,交予子龙调配。并转告于他,需速速支援霍峻。”
“其余诸人,暂且待命!”
随着关羽最后一道命令下达,众将纷纷领命而去。
只有关平踌躇原地,不肯离去,同时摆出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而关羽也看出了自己的长子似有话要说,于是问道:“定国!还有何事?”
“父亲,儿有一言……吾观苏定方精通谋略,实乃难得之才。若使其冲锋陷阵,未免可惜……不若留在父亲身边参赞军务,或比冲锋陷阵更为妥当。”
“嗯?”关羽眉头一皱,侧身看向关平,“可是那苏烈所求?”
“非是如此!”
关平见关羽误会,连忙解释:“定方曾言‘烈亦是一男儿,岂能临战退缩’。他又怎会是畏战之人?只是儿观其才,实属难得……”
关羽闻言,面色稍霁。他沉吟片刻,方才开口:“既如此,便命其押运粮草。事毕后暂留夏口,听子龙调遣。”
关平心中一喜,这安排既保全了苏烈,又不伤其颜面。正欲告退,却听关羽又道:“且慢。”
“父亲还有何吩咐?”
只见关羽神色略显不自然,低声道:“且将眼下军情告知于苏烈,听听……他有何见解。”这话说得颇为勉强,其长髯也不知是何缘由微颤起来。
关平一怔,不明所以:“父亲何不首接召见定方?”
关羽冷哼一声,眼中闪过一丝尴尬:“军务繁忙,岂能事事亲为?汝代为转达即可。”
关平他哪里知道,关羽傲骨铮铮,实在拉不下脸面向一个少年问计。若是苏烈主动献策,他自可采纳;但要他开口相询,却是万万不能。
故而,关羽才想出这般折中之法。
“父亲,平知晓了。”
关平闻言,便知不好多问,只得领命而去。
诗曰:
汉水烽烟卷战云,将军横槊气如神。
千帆竞发遮江暗,一骑飞驰报信频。
傲骨岂因年少改,良谋终为老成询。
云长若解英雄意,何吝樽前问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