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知道关羽性情刚首,向来不轻易信人,尤其是对未曾谋面之人,更是心存疑虑。
然而,他对诸葛亮的判断深信不疑,“云长,不可复言。吾深知孔明为人,断不是信口开河之徒。汝且按孔明之策,沿江加强守卫,防止曹操不顾一切发动突袭。”
“兄长放心,羽定当严密布防,绝不让曹贼有机可乘。”
关羽虽心中仍有疑虑,但见刘备态度坚决,也不再多言。
说罢,便转身大步离去。
刘备见关羽走远,心中思绪翻腾。
“曹操虎视眈眈,孔明远在柴桑,不知是福是祸……苏烈……苏定方……若真如孔明所言,必让此子为吾所用。”
他抬头望向天际,只见乌云渐聚,似有风雨欲来之势。
此时,柴桑,太守府。
府内灯火通明,烛影摇曳,将堂前金漆匾额映得忽明忽暗。
一名方脸紫髯的年轻男子端坐于主位之上,眉宇间夹杂着深深的忧虑。而他正是江东之主——孙权,孙仲谋。
此刻,孙权神色凝重,目光沉沉地看着堂下众臣议论纷纷,心中思绪更是翻腾不息。
忽然,一人上前一步,拱手道:“主公,曹操大军压境,吾等当以和为贵,不可轻启战端。”
堂下一中年大汉闻言,冷笑一声,反驳道:“秦文表,尔此言差矣!曹操狼子野心,岂会因吾等求和而罢兵?唯有联合刘备,共抗曹军,方能保全江东基业。”
另一中年文士反问道:“程德谋,尔是何居心?曹操虽为豺虎,可名托汉相,今又挟天子以讨西方,其势之大,吾江东如何能据?尔想陷主公于死地否?”
中年大汉怒道:“尔等实乃卖主求荣之徒!曹操虽托名汉相,实为汉贼也。吾等怎可降贼!”
一时间,堂内气氛紧张,有人支持中年文士,主张求和;有人附和中年大汉,力主抗曹。
孙权坐在主位上,听着群臣的争论,心中烦躁不己。他的心腹重臣鲁肃出使江夏己有多日,至今迟迟未归,这令他心中越发不安起来,“曹操大军压境,江东危在旦夕。子敬,吾究竟该如何应对?”
正在此时,一名侍卫匆匆入内,单膝跪地,禀报道:“主公,鲁肃先生遣随从传信,现正在殿外候见。”
孙权闻言,精神一振,连忙说道:“传!”
诗曰:
残烛摇影夏口夜,江雾如纱笼戍楼。
卧龙尺素传凶谶,玄德抚简忆故缘。
柴桑举棋灯火黯,吴臣纷议战降间。
且看风云吞九野,浪涌谁人立潮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