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闻言,不置可否。这计策中规中矩,并无出奇之处,虽然和原先水陆并进之策大同小异,但眼下也确实可行。
“于禁何在!”
于禁见曹操突然看向自己,立即起身应道:“末将在!”
“汝即刻重整先锋水师,三日后率水军主力与陆军步骑一同进发陆口,不得有误!”
“唯!”于禁抱拳领命。
蔡瑁见状,连忙拱手道:“丞相用兵如神,必能一举破敌!”
张允也随声附和:“丞相英明!”
曹操听到二人的奉承,满意地点了点头,旋即对徐晃说道:“公明且先休整,待陆军开拔,再随吾一同出征。”
“末将遵命!”徐晃抱拳应道,心中却五味杂陈。他既感激曹操不责之恩,又对即将到来的大战充满忧虑。
而荀攸、程昱、贾诩等人见曹操一副志得意满的样子后,三人对视一眼,各自交换了一个眼神。
他们几人都心知眼下确实没有更好的办法了,只是此计略有风险,若水军不能牵制周瑜,陆军又不能及时攻破陆口营寨,一旦水军失利不敌,陆军则孤悬南岸,成了深入的孤军,势必有全军覆没之危。
“丞相近年来愈发刚愎,听不进逆耳之言。若在早年……”荀攸眉头紧锁,他想起了曹操当年虚心纳谏的情景,不禁黯然。
程昱则忧心忡忡,暗自盘算:“水军新败,士气低落,如何能牵制周瑜?但若首言,恐触怒丞相……”他偷眼看向贾诩,见对方老神在在,一副事不关己的模样,心中暗骂这老狐狸狡猾。
贾诩感受到程昱的目光,却只是微微摇头,示意不要多言。他深知曹操性情,此时进谏非但无益,反会引火烧身。
故而三人虽各怀心思,却都默契地选择了沉默。
如今的曹操己非当年虚心纳谏的曹孟德,而是权倾朝野的曹丞相。特别是在其志得意满之时唱反调,无异于自寻死路。
更何况,万一陆军能迅速攻破周瑜营寨,即便水军失利,也能迫使江东水军退却。如此说来,双方或许能打个平手。想到这些,荀攸等人更觉不便多言。
随着两道命令下达后,曹操就将众人的神色尽收了眼底,同时心中也有了计较。
“德珪、仲嗣,汝二人协助于禁,务必戴罪立功!”
“末将遵命!”蔡瑁、张允齐声应诺。
蔡瑁心中先是一喜,后又忽觉前途渺茫。他知道曹操仍需倚重荆州水师,自己性命暂时无忧。但北军不善水战,此战凶多吉少。眼下只有寄予陆军能及时攻破陆口……
一旁的张允此时也是满脸忧色。如今他伤还没好,却又被安排上了战场,这让他着实有苦说不出。
诗曰:
长江浪涌战云深,北将南征费苦心。
铁索沉舟航道险,楼船搁浅计谋沉。
周郎妙算惊曹相,蔡瑁惶言表赤忱。
若问三分谁鼎立,东风未起己沉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