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汉末风云之独霸三国 > 第42章 吾与周郎乃天作之合也(第1页)

第42章 吾与周郎乃天作之合也(第1页)

当清亮悠扬的歌声破空而出时,周瑜正在把玩酒樽的指尖骤然收紧。这不是他熟悉的任何调式——既非《诗经》的雅正宫商,亦非吴地民歌的婉转徵羽,倒像是……像是把雅正与乐府的自由全打破了重组。

这曲调非宫非商,似将古调《猗兰操》的孤高与《大风歌》的豪迈糅作一处。

那旋律如大江奔涌,忽而沉郁如深潭,忽而激昂似飞瀑:“束发读诗书,修德兼修身。仰观与俯察,韬略胸中存。躬耕从未忘忧国,谁知热血在山林……龙兮,龙兮,风云会。长啸一声,舒怀襟。归去,归去,来兮,我夙愿……”

诸葛亮手中酒樽“啪”地落在案上。他看见隆中的草庐在词句中若隐若现,看见自己十余载寒窗孤影。当唱到“躬耕从未忘忧国,谁知热血在山林”时,这位素来从容的卧龙先生竟红了眼眶。

若说之前诸葛亮只将苏烈视为可攀谈的后进小友,而此刻他己将对方视作了知己。

“定方,知吾也!”

歌声中既有对乱世的感慨,也有对未来的期许,更道出了诸葛亮心中的志向。

席间众人虽大多不喜诸葛亮,却听得如痴如醉,仿佛自己也成了那志向高远之人。

“彩!”

周瑜突然击节而起。

在众人尚未回神之际,他己跪坐琴师之位,十指虚按七弦。待苏烈唱至“丈夫在世当有为”时,冰弦忽震,竟分毫不差地跟上了那陌生曲调。琴声时而如金戈相击,时而似松涛阵阵,将原本孤清的吟唱衬得气象万千。

“这是……”鲁肃望着周瑜飞扬的眉梢,心中骇然。公瑾素来矜持,今日竟为个无名少年伴奏,更奇的是那分明初闻的曲调,他竟能即兴相和得天衣无缝。

听到这不知在何时响起的伴奏声,苏烈惊讶望去,只见周瑜十指在琴弦间翻飞如蝶,每个音符都精准嵌进歌声空隙。

二人目光相触时,这位江东美玉竟挑眉一笑,琴音陡然转急,似在邀他同赴险峰。

少年心头一热,歌声愈发清亮:“天道常变易,运数杳难寻……”

曲终刹那,孙权案上的青铜朱雀灯爆了个灯花。一众文臣皆张着嘴忘了合拢——这哪是什么即兴表演?分明是琴歌合璧的旷世之作!

周瑜抚住犹自震颤的琴弦,目光灼灼望向苏烈:“此曲何名?”

“昨日先生抚《梁甫》之操,今日烈长歌《伏龙》之吟。”

苏烈望向诸葛亮微微发红的眼眶,郑重作揖:“此曲乃烈为先生而作。”

厅内顿时哗然。

“妙哉!”孙权拍案大笑,“有此雅乐,小郎与孔明先生之情谊堪比金石……哈哈哈!”

秦松脸色铁青,他本想令对方出丑,反倒成全了一段佳话。

不等他再出难题,却见周瑜忽然抚琴而起:“此曲虽非古调,却别有一番韵味,令人耳目一新,着实让吾技痒。苏郎可还有新曲?”

这个称呼让熟悉周瑜的人眉头一跳。江东美周郎何等骄傲,此刻竟称这少年为“郎”!

“啊?”

苏烈闻言一愣,心中只觉荒诞无比:“大哥,你在向我邀歌么?你怎么知道我还有存货的?”

看着周瑜那副兴奋的模样,苏烈脑海中灵光乍现,“既然周都督不嫌弃,烈便再献丑一二。”

既然有了诸葛亮的《伏龙吟》,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三国之汉末风云儿怎么能少了那首“周瑜之歌”呢?

说罢,他又启唇唱起了一首迥异前曲的调子。

“大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王业成。王业成兮,西海清。西海清兮,天下安。天下安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将醉。吾将醉兮,发狂吟!”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