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严卿的三个字,与朕的有何不同之处。”
“赐笔。”
身旁的太监连忙研磨,填饱了笔,递给了严维中。
一顿笔走龙蛇,君臣二人同时停笔。
將纸张铺在龙案上,答案一致:三个“好”字。
“哈哈哈。”
“严卿深得朕心。”
宋桓放声大笑。
“不知道,你这三个好字,好在何处?”
严维中回答:“字也好,词也好,意也好。”
“陆道长比起严卿诗才,二者谁更好一些?”
仅仅只在一瞬间,严维中就察觉到了危险。
態度更端正了:“陛下垂问,臣惶恐。”
“陆道长诗才,如天上明月,自有公论。”
“老臣微末之才,乃是天恩赏识。”
“陛下乃九五之尊,肩负江山社稷,心繫万民福祉。”
“陛下之才,字字千钧,承载的是帝王气象、治国之道、天下兴衰。其格立意之高远,非寻常文人墨客以个人情志为吟咏者可同日而语。”
“圣心御笔,龙章凤姿。”
“字里行间吞吐天地,包举宇內。”
“唯有敬仰讚嘆,岂敢以凡俗诗才之论置於唇齿,行此僭越不敬之比较?”
“想来陆道长也是知晓这个道理,所有才婉拒陛下赏赐之举。”
宋恆微微頷首,脸上的笑意更多了。
“严卿倒是伶牙俐齿。”
严维中躬身答话:“老臣不敢。”
“泽被苍生,光耀史册,此其不可比之根本也。”
“陛下诗作之深远博大,早已超脱诗才二字之藩篱矣。”
宋桓非常满意这个回答。
“不过陆沉舟年纪尚小,踏入官场不利。”
“朕有意过些年封他个一官半职,严卿以为如何?”
严维中思考了一番。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太常寺卿,管理各种祭祀活动。”
“礼器、雅乐、天文观测、历法修订。。。。”
“这些东西对於陆道长而言乃是看家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