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红楼之薛家家主 > 第9章(第1页)

第9章(第1页)

杨丹将匣子合上推到薛虯面前:“大爷,这钱小人不能要。”

另外几人同样放下匣子,这几人和薛父的感情都不错,这次犯错也各有苦衷,本就已经十分愧疚了,哪里还好再要薛虯的银子?

薛虯:“几位叔伯便不要推辞了,父亲临终前特意交代我看顾你们,你们遇上难事,我没有及时察觉,本就是我的过失。”

杨丹摇头:“这怎么能怪大爷……”

薛虯:“几位叔伯若心有愧疚,日后办事更尽心些便是了。你们都有老小,尤其是杨叔父,婶娘不能操心劳神,小孩子身子也需要调养,正是需要用钱的时候,别叫他们跟着你们过苦日子。”

话说到这个地步,几人便不好推辞了,只能收下。却暗暗下定决心,日后一定为大爷赴汤蹈火。

杨丹想了想,开口提醒:“大爷处置了董维几人,这股不正之风应该能暂时压制住,只是药铺的名声已经坏了,恶名易得,善名难立,您想好怎么办了吗?”

薛虯微微颔首,含笑道:“您放心便是。”

第12章扭转口碑

对于商户来说,名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薛家历来重视名声,诚信经营、信誉至上,此外广做善事、广结善缘,历经几代攒下好口碑。

但这口碑却在短短数月间崩塌了。

一是董维之流以次充好,使客人利益受损,二便是薛蟠横行为恶。

此次在冯渊一事的处理上,薛家表现得十分得体,听说薛蟠还被打了板子,好歹挽回了一点名声——

薛蟠虽然混账,薛家还

是讲道理的嘛!

但铺子的信誉想要重建却很难,以如今的情况,只能破而后立了。

薛虯坦荡地对百姓承认了铺子里药材出问题一事,并且将前因后果尽数告知。重点落在董维等人欺负孤儿寡母,薛家乃是被奸人蒙蔽,和金陵百姓一样都是受害者。

如此一来,矛盾便被转移到了董维等人身上,百姓对薛家反而有些同情。

这一家子妇孺,守着家财被人算计,多不容易呐!

但这还不够,同情归同情,百姓也不会拿着辛苦赚来的真金白银去买质次价高的东西。

于是薛虯高调表示,薛家做生意抱诚守真,绝不搞挂羊头卖狗肉那一套。替换药材之人已经处理,这批次一等的药材他们药铺也不会再出售。为了不浪费,同时也是向金陵百姓赔礼,他们将举办一场义诊,将这些药材免费赠予百姓。

除此之外,这数月里在薛家药铺买过次等药材的百姓,查明属实后可获得双倍赔偿。

为此薛虯专门去见了贾雨村一趟,义诊毕竟是大规模活动,需得提前报与当地官府知道。

贾雨村受贾政恩惠,薛家又是当地的地头蛇,本就得罪不得。更何况义诊是好事,若办得好,也是他的一桩政绩,自没有不应的道理。故而爽快应了,划地的划地、拨人的拨人。

在贾雨村的支持下,义诊很快便办了起来。

百姓将信将疑,有人试探地去看病,果真有大夫给他们诊脉,药材也分文不取,并没有什么问题。

药材虽说是次等的,但那是相较薛家原来的药材而言,其实质量还不错,跟市面上的差不多,用来治病肯定足够了。

对于看不起病的穷苦百姓而言,还有什么可挑剔的呢?

与此同时,药铺也迎来许多上门要赔偿的客人,药铺态度很好,只要查账证明客人消费属实,便会赔偿他们双倍银钱,还会送上一份礼物。

并不是多么贵重的东西,只是薛家铺子里的一些点心和布料,但是收到意料之外的礼物,客人心中就很熨帖了,对薛家药铺降到谷底的好感度也陡然拔高。

有人正好需要买药,想着再给薛家药铺一个机会,在铺子里买了几份药材,回去发现果然很好。

如此一传十十传百,加上薛家到底有几世积累,民间对他们总是更包容一些,口碑便有了回春的趋势,只要日后好好经营,不愁不能重回巅峰。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