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梁经繁不同。
他跟家里所有的长辈都不像。
或者说,更像他的母亲。
即便这么多年在如此严格的管控下,他既没有变得冷血,也没有麻木。
这个孩子骨子里有丰沛如水一般的仁爱。
他不知道这是一种幸还是不幸。
他已时日无多,无法亲眼见证这个孩子的未来,却又仿佛已经窥见了一切。
那双老迈的眼,似乎透过皮骨,看到了人的灵魂。
“繁儿……”他重重地叹了口气,“守好梁家,别让它沉在你手里。”
白听霓从真真断断续续的只言片语中猜出原因,然后去了藏书楼找梁经繁。
他站在屏风后,正在写毛笔字。
书桌正后方的位置挂着副山水画。
桌面上有一只豆绿釉暗刻龙纹笔洗,里面装着一泓清水。
看到她过来,他将毛笔在里面涮了涮,随后搁置在笔架上。
“你来了。”
“嗯,我找到她崩溃的原因了。”
“是什么?”
“照顾她的保姆打电话时提到了她的父母最近出国是想要再生一个孩子,她认为自己要被抛弃了,属于另一种应激下的状态。”
梁经繁蹙起眉心,“原来是这样。”
白听霓说:“现在要第二个孩子,对真真来说确实不是什么很好的时机。”
“堂嫂暂时应该没有这个心思,他们去国外是处理一些产业上的事。”
“那等他们回来,好好跟真真讲一下。”
“嗯。”
他一副不想多谈的样子,白听霓也不再继续这个话题。
扫了一眼桌上墨迹已干的字——
【大泽焚而不能热,河汉沍而不能寒,疾雷破山飘风振海而不能惊。】
他的字写得极好。
勾连处如蚕丝细雨,转折处似切金断玉。
有赵孟頫圆润的筋骨,王羲之潇洒的神逸,又融合了独属于他自己的,向内收敛的形魂。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庄子的《齐物论》,讲述了一种至人之境,天地焚烧不能让他感到炎热,江河冰封不能使他感到寒冷,狂风惊雷亦不能使他惊惧,无论外物如何变化,圣人的精神都能保持至静,是一种理想的‘吾丧我’的圆满状态。”
女人目光灼灼,“圆满?这也是你追求的精神状态吗?”
他的视线落在“不能惊”三个字上,没有回答。
白听霓想起今天下午两人交谈时他的反常。
他明显被已经起了应激反应,但还是死死地压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