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看了我一眼,没再说什么。
这种微妙的缓和,像冬日里的一缕阳光,让我在阴谋漩涡中发冷的心,得到一丝慰藉。
我甚至觉得,前路似乎并非一片黑暗。
然而,我显然高兴得太早了。
几天后的朝会上,就在我以为能继续苟着观察时,吏部官员出列,奏称漕运司积压了一批多年前旧账,款项不清,影响恶劣,亟需清查。
这是个费力不讨好的苦差,无人愿沾。
就在这时,瑞王莫琮突然开口,
他笑容温和,对皇帝道:“父皇,七弟心思缜密,连乌兰使团的难题都能化解,处理这些陈年账目,想必更是手到擒来。正好七弟新晋参与朝议,也需要实务历练,不如将此差事交给七弟,必能不负圣望。”
话说得漂亮,看似举贤提携。
我的心猛地沉下。来了!
皇帝目光落在我身上:“齐王,你意下如何?”
我能拒绝吗?我刚立功,正需表现“踏实肯干”。
拒绝,就是畏难,辜负“圣望”。而且,清查账目,听起来……没那么危险?
压下不安,我出列躬身:“儿臣……愿为父皇分忧。”
“好,此事交由你督办,限期一月,将结果报上。”皇帝一锤定音。
“臣,领旨。”我低下头,感觉那道圣旨像块烧红的烙铁。
下朝后,我立刻去吏部调取相关卷宗。搬回王府书房的,是足足三大箱落满灰尘、散发霉味的账册文书。
我深吸一口气,翻开最上面一本。泛黄纸页上,密密麻麻的数字和模糊墨迹映入眼帘。起初只觉得杂乱。
但当我试图理清一条简单的漕粮运输记录时,却发现对应的入库记录缺失,经办人姓名模糊,年份甚至有涂改痕迹。再翻几本,情况类似甚至更糟,许多关键节点都像是被人为搅成一团乱麻。
这根本不是账目不清!这是一个精心布置的迷宫,一个沾满污泥的沼泽!每一笔糊涂账背后,都可能牵连着无数利益链条,藏着数不清的龌龊!
我拿着那本漏洞百出、仿佛带着无声嘲笑的账册,手心里沁出冷汗,一股寒意从脚底首窜头顶。
原来,真正的杀机藏在这里。
不是明刀明枪,而是这无声无息、却能让人身败名裂、死无葬身之地的文字泥潭。
我,己经一脚踏了进来。怪不得古代皇子之争,到最后只剩下一个继位的皇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