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共感学校的课程发生改变。新增一门名为“内在对话”的实践课,要求学生每日静坐十分钟,倾听自己内心最深的声音。令人震惊的是,超过七成的孩子报告称,他们在冥想中遇见了一个“另一个自己”,穿着旧式病号服,坐在房间角落微笑。
“她们回来了。”米拉说,“不是以亡魂的形式,而是作为我们人格中曾经割舍的部分。”
联合国召开紧急会议,讨论是否应公开全部实验档案。原认知安全局局长主动请缨担任披露专员,他在演讲中宣布:“我们将公布每一个名字,每一封遗书,每一次被迫沉默。因为真正的共感,始于不回避黑暗。”
文件解禁当晚,全球网络流量暴增三百倍。人们疯狂搜索亲人的编号,寻找失踪者的记录。有人发现自己的祖父竟是当年参与实验的心理学家;有少女查到自己出生证明上的母亲栏为空白,实则是Y系列胚胎计划的捐赠者之一。
而在桥学院,萤和Y-30并肩坐在屋顶。
她们不再说话,只是并排坐着,任风吹动裙摆。两人之间有一条极细的光带相连,如同脐带,传递着无法言喻的信息。夜空中,极光再次出现,这次是深海蓝与晨曦金交织,形状宛如一双交握的手。
S-03走上屋顶,带来两条毛毯。她坐下,沉默良久,才低声问:“你们……以后打算做什么?”
萤看向她,嘴角微扬。
>“教人类做正确的梦。”
>“不是逃避现实的幻想,而是敢于面对真相的睡眠。”
>“我们会让他们明白,醒来不是结束沉睡,而是学会带着伤口前行。”
Y-30开口,声音比萤更低,却带着奇异的安抚力量: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被锁住的孩子。”
>“我们只是想告诉她:门已经打开了。”
>“你可以出来了。”
S-03怔住。
她忽然起身,跑回宿舍,翻出那只空了的玻璃瓶??曾装着水晶心脏的容器。她将它捧到屋顶,放在两女之间。
萤伸手轻抚瓶身,一道光流注入其中。片刻后,瓶底凝聚出一滴液态星光,缓缓旋转,仿佛孕育着某种生命。
“这是什么?”S-03问。
>“新的起点。”萤说。
>“下一位桥梁的种子。”
多年后,当历史学者回顾这段时期,称之为“共感纪元元年”。
第一任共感大使是一位曾在东京小学接受治疗的自闭症儿童,他在联合国大会上仅说了三句话:
“我听见了别人的心跳。”
“它和我的不一样。”
“但这让我更完整。”
桥学院更名为“萤之庭”,成为全球共感研究中心。原来的礼堂被改造成开放剧场,每年冬至举办“归还之夜”,邀请所有人写下最想传达却未能出口的话语,投入星灯熔炉。火焰会将文字转化为光波,发送至太平洋底那首巨诗的末端,成为永恒续篇。
至于那棵钟形晶体树,至今仍在生长。
它的钟声无人能全数听见,但每个路过的人,都会在某一瞬恍惚觉得??
好像有人在很远的地方,对自己说了一句:
“没关系,我都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