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常委会的肃杀决议如同一把无形的犁铧,开始在江东大地的深层土壤中翻搅。风暴过后,尘埃尚未落定,空气中弥漫着紧张与审视的气息。王磊深知,制度的修复固然重要,但最终落地生根、焕发生机,关键在人。政治生态的重塑,核心是干部队伍的再造。省纪委监委牵头成立的联合审查组,进驻省发改委、科技厅等核心部门,工作方式却并非疾风骤雨。组长是省纪委副书记、监委副主任李卫国,素以严谨缜密、不怒自威着称。他召集徐建国、赵明远、钱明东等人分管过的处室负责人谈话,语气沉缓却字字千钧:“同志们,组织派我们来,不是要一竿子打翻一船人,而是要厘清问题、划清界限、轻装上阵。徐建国等人的问题,是他们的个人行为,不代表整个处室、整个系统!但前提是,每个人都必须如实、彻底地向组织说明自己了解的情况,特别是经手过的项目、接触过的人、参与过的决策过程。主动讲清,就是忠诚;心存侥幸,就是辜负组织的信任!”这番话,既是警示,也是定心丸。审查组的办公室彻夜灯火通明,谈话记录堆积如山。许多干部经历了最初的惶恐后,开始放下包袱,主动提供线索,协助梳理徐系人马多年来在重大项目审批、资金拨付、政策倾斜上留下的暗线。一些曾被徐建国打压、边缘化的业务骨干,也被重新启用,他们的专业知识和内部视角,成为刺破迷雾的利刃。肃清流毒的过程,在剥离腐肉的同时,也正悄然发掘着被掩埋的金子。北江工业区清洁能源装备制造基地的成功经验,被王磊视为“安全与发展双轮驱动”的生动样板。他力排众议,在省委组织部酝酿省发改委副主任人选的关键时刻,提议由北江市委书记陈刚接任此职。消息传出,引起不小波澜。陈刚虽在地方干得出色,但毕竟长期在地方工作,缺乏省直宏观部门的经验。有人私下议论,这是否操之过急?是否过于看重其“安全优先”的标签?王磊在书记办公会上态度鲜明:“陈刚同志在北江的实践,证明了他有魄力、有办法,能把中央和省委关于统筹发展和安全的战略意图,扎扎实实转化为基层生产力,转化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省发改委需要这样的干部,把这种‘安全基因’内化为制度设计,在全省铺开!经验可以积累,但这份在实践中锤炼出来的清醒和担当,难能可贵!”最终,陈刚的任命在省委常委会上顺利通过。王磊亲自找他谈话:“陈刚同志,让你挑这副担子,压力不小。发改委是全省经济运行的‘总枢纽’,也是各种利益诉求交汇的‘风暴眼’。北江的经验很好,但省里的局面更复杂。你的任务,一是要尽快熟悉全局,把好政策制定的安全关,把北江的‘磐石’经验制度化、推广开;二是要坚定不移地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安全不是枷锁,而是高质量发展的护城河!省委给你撑腰,放手去干!”陈刚神情凝重,目光坚定:“王书记,我明白!请省委放心,我一定尽快进入角色,守牢安全底线,激发创新活力,绝不让江东的发展列车在安全问题上脱轨!”---省科技厅“国际科研合作合规服务中心”正式挂牌。首任中心主任由安全评估委员会的一位资深专家兼任,而张明远教授则作为首席咨询顾问,名字赫然在列。中心成立的第一次协调会,气氛却有些微妙。几位高校科研处的负责人和部分海归学者代表坐在下面,看着台上科技厅安全审查处那位以“铁面”着称的处长也在中心兼职,心里不免打鼓。孙斌亲自到场主持。他没有长篇大论,而是直接播放了一段经过脱敏处理的视频——正是张明远团队与it合作项目,在安全评估过程中,双方就数据边界、成果归属、人员背景审查等关键环节进行坦诚沟通、反复磋商、最终达成合规协议的全过程记录。视频放完,孙斌环视会场:“大家看到了,合规不是单方面的审查和设卡,而是基于规则、开诚布公的谈判与合作。张教授团队的案例告诉我们,主动沟通、厘清界限、建立互信,是高效通过安全评估的‘金钥匙’。”他随即宣布了中心的核心服务机制:一是“预评估”通道,科研团队在启动重大国际合作前,可提前向中心提交意向方案,中心组织专家进行合规风险预判和流程指导;二是“个案辅导员”制度,为每个进入正式安全评估流程的项目,配备一名中心顾问(如张明远这样的专家)和一名安全审查人员,全程协助团队理解规则、准备材料、沟通解释。“铁面”处长也罕见地开口表态:“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在确保国家科技安全和核心利益的前提下,保障合作顺畅进行。审查不是目的,是手段。有中心专家团队的介入和辅导,我们更希望把问题解决在材料准备阶段,而不是在最后环节卡住大家。”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台下的学者们相互交换着眼神,紧绷的气氛明显缓和了许多。一位曾递交联名信的年轻海归教授举手提问:“孙厅长,如果我们在合作中遇到对方提出的、可能触及我们安全红线的要求,中心能提供什么样的支持?”孙斌看向张明远。张明远接过话筒,沉稳回答:“这正是‘预评估’和‘个案辅导’的价值所在。我们可以帮助团队提前分析对方诉求的潜在风险点,制定应对策略,甚至在必要时,由中心出面,以更专业和权威的方式与对方沟通,阐明我们的底线和规则。记住,规则清晰、立场坚定,反而能赢得有诚意合作者的尊重。我们不是孤军奋战。”一场可能演变成对立和抱怨的会议,在务实、服务的基调中,逐渐转向建设性的探讨。坚冰,在制度化的沟通渠道和专业化的服务保障面前,正加速消融。---“磐石”指挥中心,气氛凝重而专注。秦岚眼中布满血丝,却紧盯着屏幕上不断跳动的分析结果。国安部反馈的信息与“绿盾”复原的数据碎片,正一点点拼凑出令人心惊的图景。“秦工,国安部协调瑞士方面获取的信息确认了!”周正林拿着一份刚解密的传真,“埃琳娜·沃格尔在eth时期的博士导师,正是施密特教授。但更重要的是,她读博期间一个关键的研究项目,其主要资助方是一个注册在列支敦士登的匿名基金会‘深蓝探索(deepbeest)’。而这个基金会的早期主要资金流向,指向了当时正积极拓展欧洲业务的‘黑曜石资本’前身——一家名为‘诺斯资本(northcapital)’的投资公司!”技术员紧接着汇报:“我们对复原的通讯协议核心数论模型进行逆向溯源,发现其与埃琳娜在eth期间一篇未公开发表、仅在小范围研讨会交流过的论文中提出的‘混沌拓扑加密理论’雏形,存在高度继承性!可以断定,‘季风’核心通讯协议的底层技术架构,源头就是埃琳娜本人早年的学术构想!而‘诺斯资本’或者说‘黑曜石资本’,则是将这一构想从理论推向秘密实战应用的推手和金主!”“技术同源,资金同源!”秦岚深吸一口气,目光锐利如刀,“所谓的‘季风’网络,根本就是埃琳娜利用‘黑曜石资本’的资源和渠道,亲手搭建并掌控的!‘鼬鼠’也好,‘船长’也罢,都只是她庞大网络上的执行节点!她被捕前说的‘真正的海洋’,指的就是她自己一手打造的、深潜于全球资本和技术流动之下的这张巨网!”王磊站在指挥台前,屏幕幽光映着他沉静如渊的脸。这个发现,彻底颠覆了之前对“季风”网络结构的认知。埃琳娜·沃格尔,这位有着顶尖学术头脑的“黑曜石女王”,才是隐藏在重重迷雾之后,真正意义上的“深海巨鲸”!“她的沉默,是在争取时间?还是在保护更深层的东西?”王磊的声音不高,却带着穿透人心的力量,“立刻将‘溯源’发现上报国安部,请求最高级别的国际协查,深挖‘深蓝探索’基金会及其所有关联方!同时,对省内所有曾与‘黑曜石资本’及其关联企业有过接触的官员、学者、企业家,进行新一轮的穿透式背景审查!埃琳娜在江东经营多年,绝不可能只有徐建国一个支点。她的网,一定还有我们没发现的锚!”“磐石”的铧尖,在技术的深犁下,已触碰到那庞大阴影的核心。然而,揪出这条“深海巨鲸”在江东的触须,才是当下更紧迫、也更凶险的任务。一张无形的大网,在王磊的指令下,以更大的密度和精度,悄然撒向江东政商学界的深水区。风起于青萍之末,真正的较量,才刚刚拉开帷幕。:()官场褶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