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三国发朋友圈的句子 > 02 不折腾的男娃不算牛娃 曹吉利的猴儿耍童年(第2页)

02 不折腾的男娃不算牛娃 曹吉利的猴儿耍童年(第2页)

一天,孔子端正地站在堂前,儿子孔鲤经过,诚惶诚恐地一溜小跑,孔子威严地开口:“你过来。”孔鲤乖乖走到爹面前。孔子又威严地问:“今天,你读《诗》了没?”孔鲤低眉耷眼地回答:“没有。”孔子说:“不读《诗》,你怎么懂得表达?”孔鲤赶紧点头:“是是。我这就去读。”

另一天,孔子又端正地站在堂前,孔鲤又一溜小跑地经过,老爹又威严地把他叫住了:“今天,你学《礼》了没?”孔鲤又摇头:“没有。”孔子说:“不学《礼》,你怎么知道为人处事?”“是是,我这就去学。”

孔子问的这两次“学了没”,就叫“过庭语”。

说到这儿,大家是不是已经很有感了,太熟悉了有没有?

“你课文背完了吗?”“你练习做完了吗?”

咱老父老母们哪天不得跟娃吼个几十遍。只不过孔子是圣人,问了两遍“作业完了没”,就成了千年经典,育儿楷模,咱凡人老爸就是吼一万遍,也只能算狂躁发疯,最后还全没效果。

这就是“过庭语”的典故。曹吉利一想到这事儿,心里就不忿。我爹怎么就不能像孔子老爷爷那样吼我做作业呢?真是完全放养啊!所以你看看,我都成问题少年了!

嗯!如果按凡人娃娃的标准来衡量,曹吉利这小孩还真有问题。比如下面这个故事,都能跟魔鬼梁冀有一拼了。

就奸诈,就逞能,怎滴

吉利小时候跟梁冀还真有点儿像,从不干正经事儿,每天飞鹰走狗,闯祸不断。飞鹰走狗,本身指打猎,也可引申为到处游**,游手好闲。在古代,飞鹰走狗,是权贵子弟不成器的标配词。

因为太**,吉利也跟梁冀一样,被人在老爹面前告了状。不同的是,给梁冀告状的,是他父亲的朋友;给吉利告状的,是他的亲叔叔。最后,魔鬼梁冀把老爸的朋友给做了,那吉利呢?实话说,他真没梁冀那个魔性。他是猴儿,梁冀是魔,还是有本质区别的。

吉利怎么干的?他想了个阴招,把老爹诳了,还把叔叔给陷害了!

有一天,吉利在路边玩儿,老远看见叔叔来了,立马挤眉弄眼,一张小脸立刻嘴歪眼斜。叔叔一看吓一跳,赶紧问他,你这是咋了?吉利惨兮兮地说:“我突然中了风,就成这样了。”娃中风,这可不是小事,叔叔麻溜地找他爹去汇报。老爸曹嵩一听,也急了,赶紧把吉利叫到跟前。可等儿子来了一看,一切正常!小脸干干净净,五官都在原地儿,哪有中风的迹象!

曹嵩就怀疑了:“刚才你叔叔说你中风了,难道他说错了?”吉利满脸的委屈:“叔叔不喜欢我,所以老说我的坏话。我根本就没中风。”

结果吉利阴谋得逞,老爸完全上当!后来,叔叔再来打吉利的小报告,曹嵩就不怎么信了。

曹吉利好奸诈有没有?看这计策的每一环,都合情合理,哪由得你不相信!难怪他后来一辈子跟人斗智斗狠,每每都是赢家。所以,要论“奸诈”的素养,那绝对是天赋!

吉利陷害了叔叔,心花怒放,更为所欲为,彻底地猴儿上天了。

论曹吉利的猴儿性,奸诈是一个爆点,还有另一个爆点,也“闪闪放光”,那就是——逞能!

南朝学者刘昭写过一部《幼童传》,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曹吉利小的时候,大约10岁,在家乡的谯水里洗澡,洗着洗着,有一只蛟从水里慢慢游过来,朝他逼近。吉利一点也不怕,“自水奋击”,从水里全力袭击,居然把蛟给打跑了。吉利洗完澡,没事人一样,上岸回家了。

后来,有人在水里又看到了这只蛟,吓得哇哇怪叫,抱头就跑。吉利在一边嘲笑这几人:“我早就碰到过它!我的手下败将啊!不就一只蛟嘛,你们就吓成这个样儿!哈哈哈哈……”这几人惊魂未定,瞧瞧吉利,心里暗想,这小子还真不是一般小孩儿啊!

这里有个问题,“蛟”指的是什么?难道是蛟龙?当然不是。毕竟咱们是说历史,不是讲神话传说。那这个“蛟”又是啥呢?很可能是鳄鱼。也就是说,曹吉利在10岁的时候,徒手打跑了一条大鳄鱼!

看看这能逞的,很凶险也很够味有没有?不知道是无知无畏,还是真的胆大过人。反正吉利对干架这事儿,兴趣一直特浓厚,一辈子也没变。人小的时候就打架,人多的时候就打仗,还经常自个儿带头冲锋陷阵,这有多过瘾,多能耐啊!

就这样,吉利一边爆着各种坏水,一边试着各种凶险,猴儿过了童年。转眼十几岁了。奸诈的素养和逞能的爱好,一点儿没变,就是表现方式跟小时候不一样了。而且,他还开始探索人生问题,琢磨自己要做什么样的猴儿了。那么,吉利生命中最重要的领路人,大哥兼伙伴、盟友兼仇敌就要出场了,他就是——头顶金标、光芒四射、人见人爱的大帅哥——袁绍大公子。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