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三国的句子说说心情 > 05 暴风扫黄巾 你跟林冲是同学(第2页)

05 暴风扫黄巾 你跟林冲是同学(第2页)

现在,灵帝已经美翻,对皇甫嵩的话是言听计从。下诏,任皇甫嵩为左车骑将军,领冀州牧,封槐里侯,食邑8000户。冀州老百姓得了皇甫将军的照拂,还在民歌里唱:“天下大乱兮市为墟,母不保子兮妻失夫,赖得皇甫兮复安居……”真是威名满天下了。

我们来给皇甫大将军做个总结。

这位猛人简直是黄巾军的克星!三国开端的第一位上将!整个平定黄巾的战争,除了朱儁那边的战宛城,几乎都是他一人的表演!驰骋中原十余战,无一败绩。别人搞不定的他能搞,别人胜不了的,他就能胜!

后来荆州之战时,人人都说关羽“威震华夏”,其实早在三十多年前,也就是现在的公元184年,皇甫嵩就已经威震华夏了!因为《三国演义》为给刘备加戏,只是轻描淡写地表了表皇甫嵩,所以对我们大多数读者来说,这位功勋赫赫的上将军,几乎被忽略了。

当然,功勋不可能磨灭,“威震华夏”也不是乱夸的。

不过,这就引出了一个问题,将军功劳太大,这气氛是不是就有点不对了?即使他自己心思稳当,但在别人眼里,是不是……多少就能整出事?于是,有一个人来找皇甫嵩了,这个人叫阎忠。据说阎忠很有眼力,打小就看出了贾诩是个人物,后来贾诩果然成事了。

阎忠找皇甫嵩干什么来了?我们先看看他说的话。

阎忠对皇甫嵩说:“世上最难得也最容易失去的,是时机;所以圣人讲究因机而动,顺势而发。现在,将军的时机来了,您如果不抓住的话,不就太可惜了?”

皇甫嵩被一下说蒙了:“你什么意思啊?”

阎忠说:“将军您暮春时领命,入冬就成就大功,才几个月的时间啊!真是兵动如神,有谋必成,破敌就像摧枯拉朽一样,商汤、武王,也没有您这样的神武!您的功劳太大,皇帝都不好赏了,您的德行又太高,却还侍奉这么昏庸的君王,如果不干点什么,只怕您以后的日子也不好过!”

这回皇甫嵩听明白了,这阎忠是劝他——谋反!趁现在“威震华夏”的名声,一把取代大汉朝。皇甫嵩的神经这回可绷起来了,你这不是给我下套、要陷害我吧?他立刻回答:“我为朝廷效力,心里不忘忠义,我的日子能有什么不好过的?”

阎忠又说:“您没看到当初的韩信吗?为了恩义错失了良机,最后还不是遭猜忌死于非命……”然后,阎忠又给皇甫嵩分析了一大通,如果成大事,后面一步步怎么走。

皇甫嵩弄明白了,这阎忠确实不是想陷害他,是真心要支持他造反!皇甫嵩很快地掂量了一下,说出了一段特别有意义的话。他说:

“我不能做不合常道的事,创建大业,不是庸才能做的。去干没希望的事,不如保住自己的节操,就算别人给我进谗言,最多就是罢官流放,即便我死了,也可以在后世留下美名。你说的这种话,我不敢听。”

这几句话,简直就是对皇甫大将军一辈子的素描。重点有两条:第一,没野心。他说自己是“庸才”,事实上当然不是,但他却甘心要做个“庸才”;第二,保名声。就算是流放,就算是死,他都认为,没有名声更重要。

这该叫忠义?还是叫迂腐?

不管后世怎么评价吧,皇甫大将军终始是一个对朝廷无害的上将,灵帝当政,他又听话又顺从,董卓那小子当政,他还是又听话又顺从。后来,烂人李傕、郭汜当政,他仍然又听话又顺从!所以,一开头这么亮眼的大将,自从各路有野心的人物一出场,他就被湮没进了史书,彻底养老去了,完全无所作为!

说到这里,让我想起了另一个人——林冲。

话说,如果不是高衙内那不经意的一瞥,瞥上了林冲的漂亮老婆,把林冲害到了家破人亡,除死无路,那我们的林教头,很可能会是另一个皇甫嵩。

不妨设想,如果林教头没被“逼上梁山”,那后来征讨反贼的队伍里,必是上将一员,甚至当主帅都极有可能。参见他为梁山立下的赫赫战功,完全可以想见,他为朝廷得有多拼多卖命。跟皇甫嵩一样一样!

皇甫大将军和林教头,是同一所学校毕业的吧。俩人永远秉承信条:朝廷虐我千百遍,我待朝廷如初恋。我是活该被虐,越是受虐,我心里就越踏实。看这俩一辈子,活得就是那么不透亮,不出挑,不血性,让读者都跟着憋闷。

所以,在某些情形下,人有点儿野心,也不一定是坏事,甚至是应该的。

三国第一位上将,一生大致就是这个场景。

现在,张角老家已彻底被端,但别忘了,扫灭黄巾军的战争还没完全结束。下面,我们就去聚焦精彩的收官战——破宛城。

在这一战中,我们又要迎接一位大佬来打酱油了。事实上,人家那不叫打酱油,而是真给力!曹操是给大家送吉利来的,董卓是关键时刻掉链子来的,他呢,是真给大家开路来的!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