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今日也没跟以前似的梳着高马尾,而是戴了白玉冠,穿了锦上衣,这会几缕墨发还沾了些细雪黏在脸颊上,衬得那张如玉般的脸更多了一些出尘脱俗的味道,而他那双狭长的丹凤目却是比这冬日里的雪还要来得峭冷。
他就这样站在原地,神情淡淡地看着前方。
那边站着一个中年男人,四十岁,一身青衣,他和李钦远的五官十分相似,仿佛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可两人的气质却天差地别。
李钦远像一团火,纵使平日表现得再淡漠,再漫不经心,可他心里是藏着一团火的,那火中藏着不甘和愤怒,所以他才会拼命挣开身上的枷锁,逃离这个让他厌恶的地方。
而李岑参呢?
他身上带着塞北荒漠的杀戮气,那是几十年作战留下来的铮铮铁骨,可他的气质却十分沉寂,像一盏不冷不热的温水,你没法从这个男人身上看到他的情绪,更加看不出他在想什么。
李钦远不想看,更不愿猜,他站在原地看了一会,然后突然提了步子,默不作声地走了过去。
没有停顿,也没有要多看人一眼的意思,就在要擦肩而过的时候,李岑参开口了,声音很淡也很平,“我听说你救了顾家的两个孩子。”
李钦远没有回话,脚下的步子也没有停留下来的意思,李岑参余光看着那一片衣角,张口还想说些什么,最后却也还是闭上了嘴巴,缄默不言。
“小爷。”
魏庆义正从外头进来,看到李钦远冷着一张脸走过来,连忙让到一旁朝人行礼,见他连句话也没有说就往外头走,而国公爷就在不远处背着身站着,他轻轻叹了口气,还是保持着恭敬的姿势,等人走后才朝李岑参走去,“国公爷。”
“嗯。”
李岑参淡淡点了点头,他转头看到李钦远已经出去了也没说什么,而是问人,“边关情形如何。”
魏庆义答道:“暂时一切都好,只是近些年突厥皇室有些不大安宁,储君多被弹劾,若是二皇子上位,以那位的性子,恐怕边关又要不安宁了。”
“知道了。”
李岑参负手看着门口,“等过完年,就回去吧。”
“国公爷”魏庆义皱眉劝道,“您身体还没好,陛下也让您留在京中多休养几年,您还是等身体养好了再回去吧。”
“不必。”
李岑参语气不容置喙,魏庆义也不敢再说,只是想起先前离开的李钦远,不由又道:“有些事,您为何不和小爷说清楚?当初您接到夫人的信正是作战最关键的时刻,为了早些回来,您不眠不休作战四天,还受了重伤”
他声音低了下去,眼圈也跟着红了,“您现在的身体就是因为那次不肯留下来疗伤造成的,拖着那样一个身体,快马加鞭跑死了五匹马,您为何就不和小爷说清楚呢?”
“您要是说清楚,小爷也不会嫉恨您那么多年。”
李岑参喊他,“青山。”
在这茫茫白雪的天地间,在这呼啸不停的寒风中,他的声音显得有些缥缈,“我不是一个好丈夫,也不是一个好父亲,在我心里,永远国大于家。”
“他恨我是因为这个。”
“没有错。”
“国公爷”
“去休息吧。”李岑参说完便转身往内院走。
魏庆义看着他离开的背影,从李岑参还只是一个小小的参将开始,他就跟着他了,这么多年过去了,从前那个意气风发的年轻人也开始有白发了,他看着实在难受。
内院。
殷婉刚把冬儿哄得睡着,这会就坐在椅子上翻着账本,看到宜春进来,她也只是掀了下眼皮,随口问道:“国公爷呢?”
宜春似乎有些犹豫,过了一会才小声答道:“国公爷他去锦归院了。”
“嗯,”
殷婉又翻了一页账本,声音平静,并不带喜怒,“知道了。”
宜春看她这样却有些焦急,不由走过去说道,“夫人,国公爷回来这么久,就没在您这歇息过,您怎么,怎么一点都不着急啊?”
屋子里其余下人都已经出去了,唯一一个冬儿也早就睡着了。
殷婉笑着放下手里的账本,抬眼看她,“宜春,你这一生所求是什么?”
“啊?”
宜春一怔,半响才红着脸,小声答道:“奴就想多攒些钱,一个找个忠厚老实的夫君”说完,瞧见殷婉的笑眼,连忙又补了一句,“还想陪着夫人,一直伺候您。”
殷婉笑笑,“那你知道我的所求吗?”
宜春小声答道:“奴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