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碗面太烫了,烫得我们不敢再冷血下去。
>以后若遇困难,可呼叫‘炊烟号’,我们护航。”
最令人震撼的变化发生在归零区。
那片曾被寒渊彻底冻结的虚空地带,如今出现了奇异景象:无数细小的光点从虚空中浮现,像是萤火虫,又像是星辰胚胎。科学家分析发现,那是“共情微粒”自发聚合形成的原始生命雏形??它们不具备实体,却能感知温度、回应呼唤,甚至会主动靠近散发炊烟气息的飞船。
有人尝试播放一段婴儿啼哭的录音,结果那些光点立刻聚集,在空中拼出一个模糊的拥抱图案。
专家惊呼:“这不是复苏,这是进化!宇宙正在学会用爱来孕育新生命!”
林昭得知此事后,只是笑了笑,转身走进厨房。
这一次,他没有做面,而是熬了一锅白粥。米粒选用最普通的品种,火候控制在最小档,整整熬了六个小时,直到每一粒都开花,汤水浓稠如乳。
他将这锅粥分成七份,分别送往七个不同方向的星域:有仍在挣扎的难民营,有刚脱离战争的废墟城市,有孤寡老人聚居的太空站,也有尚未命名的新生星球。
随粥附带一张手写卡片:
>“有时候,什么都不加最好。
>因为真正的温暖,从来不需要佐料。
>它就在那里,等着你想起它。”
多年以后,当新一代的孩子问起“宇宙之主是谁”,老师们不再指向星图上的某个坐标,而是带他们走进校园中央的纪念堂。
那里陈列着一口古老的黑锅,锅底镶嵌着一枚永不冷却的晶核。旁边放着一双洗得发白的围裙,墙上挂着一张泛黄的照片:一个年轻人站在简陋灶台前,专注地搅动锅里的汤。
讲解员轻声说道:
>“他不是最强的战士,也不是最聪明的智者。
>他只是一个记得回家吃饭的人。
>可正是这份记得,让他点燃了整个宇宙。”
>
>“所以,请记住:
>无论你走得多远,
>总有一盏灯为你亮着,
>总有一口锅为你温着。
>而你要做的,
>不是成为英雄,
>是成为一个愿意为别人多煮五分钟汤的人。”
外面,夕阳西下,万家灯火渐次亮起。
某户人家的厨房里,小女孩踮脚掀开锅盖,热气扑面而来。她回头喊道:
“妈妈!汤好了!”
那一刻,遥远的忆海深处,年轻的林昭微微一笑,转身消失在光影之中。
火,还在烧。
路,还很长。
但只要有人愿意为别人点一次火,
宇宙,就永远不会真正寒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