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高度批判性
第一次见到丹时,咨询差点没进行下去。我们的第一次咨询时间安排在晚上六点,但是那晚我接到了一个电话,这个电话讲到了六点零五分。当我走到等候室时,丹正开门准备离开。我说道:“你好,你是丹吗?”他转过身讽刺地说道:“你是不是总是迟到?”至今为止,这是我首次与客户的见面中最尴尬的一次。
丹明显被我干扰了。在我道歉、解释并进行开场白之前,他显然对整个过程的走向有自己明确的期待。他拒绝签署任何文件或回答我的标准评估问题,直到他有机会向我询问一长串提前准备好的问题。我对此表示理解。第一次咨询会让人紧张,你希望确保你可以信任咨询师。我已经习惯了看到人们第一次进来时的焦虑状态,但是这次不一样。丹问了我整整一个小时的问题,比我经历的上大学、上研究生和找工作的所有面试都要激烈得多。丹在判断我是否达到他的标准。
在往下讲之前,我应该先澄清我最终很享受和丹的交流,我发现他很聪明和有创造力。然而,他也的确具有高度的批判性。他之所以要求获得我的信息,是因为他处于一个不熟悉的环境,并且还不得不与陌生人分享个人信息,这让他感到不安。丹需要确认我真的能帮助他,用他的话来说就是“确保成功”教会他如何管理他的压力。在丹的思想中,仅仅是来咨询我已经意味着他的生活不完美,这对于他来说很难接受。
丹花了一段时间才真的相信我对他在咨询中吐露的事情没有产生负面评价。他常常说“你一定认为我是个浑蛋”或“我这么说很让人讨厌,对吗”,然后看看我会如何回应。丹总是假设我不会认同他,因为他对自己就很轻视,这也是为什么他对其他人如此高度不满的原因。
高标准或不可能的标准?
在我通过丹的考验并与他交流了一段时间后,他承认在前几次的见面中一直对我进行批判,这是他在生活中“取得成果”的方式。通过为自己和身边的人设定标准,他成功地建立了自己的公司,并且保持着高收益率。他在全国有三个办事处和200多名员工。丹相信是他的“有抱负的天性”驱使着他让员工更加努力地工作和取得更多的成就,他认为员工们都希望能达到和他一样的高度。这是对的——在一定程度上。然而,丹的“激励”方法是当人们犯错或没有达到他的标准时,公开对他们进行批判。
丹并不是一个刻薄的人。他真的很难理解其他人并不总是和他对事物有一样的看法,他的愤怒和困惑常常让他看起来自以为是。更大的问题是,丹视他人的“失败”为自己的弱点。不能接受自己的缺点导致他对别人很严厉,因为他对自己也是如此。如果他的员工没有“完美”地完成任务,那就意味着他做错了什么,然后他对自己的愤怒变成了对他人的批判。
他持有很多扭曲的观点,既带来了他的成功也形成了他的压力。有两个突出的观点是“如果你不能持续努力工作,那么你就是懒散的”和“每个人都不该有任何缺点”。现在我相信你已经能轻易地识别出第一个观点反映的极端思维,第二个观点是“应当表述”的好例子,而这两个观点反映的标准都超越了高标准,成为不可能达到的标准。
在一次共同组织的集体咨询会上,一位咨询师对其中一个客户说道:“你全身上下都应当!”我大笑起来。直到今天,我还在用这句有意思的话来帮助客户识别出他们的“应当”思想。这是个恰当的画面,当我们面对一大堆的“应当”时我们都会感到不好,甚至恶心。你也许能想起来第二章的“必须”和“不得不”也都属于应当表述。花一些时间回顾一下第二章(第32页)列举的应当表述,然后完成练习6。1。
练习6。1你自己的“应当”思想
想想看这些常见的应当观念会引起内疚和焦虑,以及会对自己和身边的人不耐烦:
控制着你对自己和其他人的期望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死板的期望
应当表述表现了我们对自己、他人以及生活和工作环境的期望。应当和必须成为我们生活的标准。在第一章中,我列举了一些表现高标准和完美标准差别的例子(第5页)。花一些时间回顾一下。丹认为的“高标准”令他对员工产生了不合逻辑、不现实和不公平的期望。
丹持有这么多不切实际的标准,我认为他对准时的死板原则就体现了他扭曲的想法。和卡丽一样,丹总是提前,无论是我们的见面还是其他事情。和卡丽不一样的是,丹不会对此道歉。他的原则就是对于任何会面都应该提早十分钟。他认为这反映了他的“完美职业性、礼貌和负责任”,而我对此并不认同。另外,丹对工作和生活中的其他人也都强加了同样的期待。
丹对于准时的看法极其死板。他曾告诉我他认为“准时就是迟到”。什么?这可没道理。这像是里奇·鲍比才会说的话。然而丹认为这是绝对的真理。这个不可能达到的标准导致了不和的私人关系,并且在公司中也产生了问题。他前几段结束的感情,都是因为女朋友在约会或其他重大聚会中迟到。
尽管他大多数的员工都应该在9点上班,但是丹会批评那些没有在8点50之前就坐在办公室开始工作的人。他承认他根据过分挑剔的判断标准来看待不同员工的工作表现。那些没有在每天早晨8点50之前就工作的员工会得到不大好的评价——即使他们根据公司章程每天9点准时上班并且进行高质量的工作。
除了对员工不公平以外,丹因为坚信监督每一位员工在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是他的完全责任而产生超高的压力。丹知道其他人认为他是微观管理者,但是他对自己的标准就是事必躬亲。因此,他和他的员工总是处于筋疲力尽的状态,而他的公司也受到了影响。
反思期望
很多人都会因为一些危机事件而寻求心理咨询。对于丹来说,这个危机事件是近期30多名员工离开公司。丹认为公司的周转率达到空前的高度,是因为他不断开除那些没有达到标准的员工,以及认为他的要求不切实际而辞职的员工。这次的危机事件让他比以往更加焦虑,最终逼着他认为需要重新审视他的期望值。
然而,你不需要等到发生危机事件再反思你的期望值,以及改变根据毫无益处的观点而产生的行为。丹意识到这次的危机事件是由一系列的小事积累而成,尽管之前发生的小事都没有这么戏剧性。工作中如果发生违反他不切实际的标准或完美信念的事情,就会加剧他的压力、不耐烦和怒意。理性情绪行为疗法(REBT)是CBT的一个分支,这个过程也被称为“ABCs”:
AgEvent:激发事件
IrrationalBelief:非理性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