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批注”某些具有学习价值的句子和段落都附有细致且专业的批注。我们不仅可以在这些画线内容中学习写作技巧,也能通过批注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从而帮助同学们突破阅读难点,引发深入思考。
“阅读赏析”该栏目总结了本章故事的主要内容,进一步分析作家的写作技巧和艺术特色,便于从他们的作品中掌握分析、概括、提炼要点等多项阅读能力,进而提高同学们的写作技巧。
“阅读延伸”同学们在尽情阅读之后,可根据本栏目提出的具有探索性的思考题,加强对作家写作技巧和艺术特色的理解,进而在阅读中学会思考,在思考中爱上阅读。
“阅读总结”本栏目基于每本书的阅读技巧侧重点系统总结该写作技巧,帮助同学们巩固复习写作手法,更清晰更全面学习写作技巧,提升写作能力。
“阅读考点”在每本书的结尾,阅读考点会通过各种问题来帮助大家检测阅读技巧。通过检测阅读关键点,帮助同学们发现阅读中的不足,为终生阅读做好准备。
可见,上述栏目将从文章内容上进一步帮助大家扫清阅读障碍,开展更加轻松地阅读。这些栏目为同学们品味经典给了出具体策略,这会让同学们的阅读更有实效性,使同学们在阅读中学会思考,在思考中爱上作品,在品味作品中收获阅读的乐趣。
3。忠于原著,改编合理
由于翻译水平的不同,很多外国名著的译介内容参差不齐,有语言稍显庞杂的情况。本套书为了减轻小学生的阅读负担,尽可能的在忠于原著的前提下,在借鉴诸多优秀版本的基础上,进行合理改编。力求故事情节完整且不冗长,语言通俗又不失韵味。
三、我们该怎样阅读这套书呢?
余光中曾谈到“读书不得其法,读的再多也没意义。”那要怎样读书呢?读书应当采用什么方法呢?结合统编版语文教材所强调的阅读方法,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我们可以尝试采用以下方法策略。
1。跳读和精读相结合
如果想要快速阅读名著并了解其大意,我们可以采用“跳读”的方法。阅读名著前先读目录,从而可以先提纲挈领地知晓全书结构,提取内容要点,了解全书的大概内容。比如《列那狐的故事》的第一章是“列那智斗鱼贩”;第二章是“大灰狼的受难日”;第三章是“大灰狼变成了秃尾巴狼”;第四章是“狐狸三骗大灰狼”。看到目录名称,也就读懂了故事的发展过程。在阅读过程中,当你希望更深一步阅读时,可以采用“精读”的方法,这就要利用书籍中编排的小栏目。遇到难点,可以借助“阅读批注”进行理解,这就如同学习文言文时借助注释疏通文意。当你在阅读到十分感兴趣的片段或章节时,希望进一步理解作者所表达的内容、体会其塑造的人物,就可以试着浏览“阅读赏析”这个栏目。
2。阅读与批注相结合
要逐步养成“不动笔墨不看书”的习惯。圈点、批画、评注是阅读的重要环节。怎样进行批注?在文中批注哪些内容?同学们可以在“阅读延伸”栏目的引导下逐步完成批注。例如,《神秘岛》第一章“空中落难者”这部分的“阅读延伸”板块提出了三项批注引导:
(1)文中最打动你的是哪个情节?为什么?
(2)说一说这五个人身上有哪些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3)“不管是在残酷的战场,还是在险象环生的氢气球旅途中,他们好几次面对死亡,但最后都活了下来”,除了幸运,你认为还有什么原因?
同学们在阅读时,可以使用自己喜欢的批注符号完成批注,阅读中进行批注可以将自己“放入”作品之中,与文中人物同呼吸、共命运,还能将自己阅读的真实感受表达出来,这将有助于同学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作品。
3。以读促写,加强定向阅读,提高阅读效率
阅读经典名著不仅能开阔我们的视野和思想空间,还能帮助我们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抒发感悟,提高写作水平。本套书中的每册图书都设置了“阅读总结”栏目,笔者联系阅读中的感受,点明对本书的基本观点,对书中的人物、事件或写法进行条目式评论,展开论述。此栏目有助于同学们以读促写,在阅读中体会、运用写作技巧。
定向式阅读是一种有针对性的阅读。“阅读考点”是用来反映阅读水平和能力的检测工具。为激发读者兴趣,提升读者的定向阅读能力,每册图书都设置了“阅读考点”栏目,分别从文本的整体和局部两方面进行提问,从而了解读者的阅读层次,这也与目前新课程标准所强调的高考命题改革方向相契合。
我们希望,通过这套书的解析和点拨,同学们能更好地吸纳经典名著的精华和养分,体会和掌握语文学习中常用的写作手法和技巧,并在自己的作文实践中大胆借鉴,灵活运用,切实提高同学们的阅读和写作水平,进而体会文学的魅力,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与思想高度。
刘建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