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自决之书最经典十句话 > 第32章 附录1(第1页)

第32章 附录1(第1页)

第32章附录(1)

决斗

我们相信绝对应该将决斗宣布为非法行为,这不是因为决斗很危险,会让人送命,而是因为这种现象真是太可笑了,所以根本不应该存在。

决斗!现代决斗!

在过去的数个世纪,决斗占据着一席之地,符合当时的人的心理,那就没问题,我或许可以接受。可现在呢?现在决斗已经跟不上当前的社会习俗了,变得愚蠢无比。

还有另外一件事需要考虑。将决斗作为荣耀的证明可谓非常愚蠢,而且参加决斗的人一般都没有任何荣誉可以证明。戴着面具的土匪、皮条客和[……],如果他们真的有勇气(这是很经常的事情),很快就会在充满荣耀的战场上,为了他们根本没有的荣耀所受到的一丝丝冒犯,而去报仇雪恨。

这些人的心理超出了我们的理解范围,可我们见识过很多,所以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愚蠢就是主宰。

三个悲观主义者

(由佩索阿用英文写成)

这三个人是浪漫主义幻想的牺牲品,他们是特别的受害者,因为他们没有一个拥有浪漫气质。他们三个全都注定成为古典主义者,按照他们的写作风格,莱奥帕尔迪一直是古典主义者,维尼几乎一直都是,安特罗·德·肯塔尔只会在他那些十四行诗的完美投射下才是古典主义者。然而,这些十四行诗并不古典,因为它们是建立在讽刺的基础上,所以应该如此。

他们三个都是思想家,以肯塔尔为最,他具有形而上学真正的能力,莱奥帕尔迪排在第二位,维尼居末,可在这个方面,他依旧遥遥领先其他法国浪漫主义者,他自然而然会被拿来在这方面和那些人相比较。

浪漫主义幻想存在于从字面上理解希腊哲学家的话“人是万物之尺”,或是从情感上理解批判哲学的基本肯定,即,这个世界就是我们的概念。这些主张对他们自己的心灵无害,可当它们变成了性格脾性,不再仅仅是心灵产生的概念,就会非常危险,往往也很荒唐。

浪漫的人认为一切都与他们自己有关,不能客观思考。在他们身上发生的事情具有普遍性。如果他们很悲伤,那么整个世界不仅看起来很悲伤,实际上也出了问题。

假设一个浪漫主义者爱上了一个社会地位更高的女孩,他们因为这种阶级差异结不成婚,又或者她不能因此去爱他,因为社会习俗已经深入骨髓,而改革派往往会忽略这一点。这个浪漫主义者会说:“因为社会习俗,我无法拥有我爱的那个女孩,因此社会习俗都是不好的。”现实主义者或古典主义者则会说:“命运对我太残酷了,让我爱上了一个我无法拥有的女孩。”或是,“我发展了一段不可能的爱情,我太鲁莽了。”他的爱不会变少,他的理性会增加。现实主义者绝不会想到,就为了社会习俗给他带来了这样的结果,或是给他制造了各种麻烦,就去攻击社会习俗。他知道律法有好有坏,没有法律可以适应在其管辖下的每一种特殊情况,他也知道,最好的律法在特殊情况下会制造出最大的不公。可他不会认为法律是不应该存在的,他只会觉得,牵涉到这些特殊情况的人很倒霉。

要将我们的特殊感情和脾性变成现实,要把我们的情绪转变成衡量宇宙的标尺,要去相信这些,因为我们想要公平,热爱公平,大自然必定拥有同样的意愿或同样的热爱,要假设这一切成立,因为一件事若很糟糕,也可能会在不恶化的情况下变好,这些通通都是浪漫主义的态度,对于所有不能将现实设想成其身外之物的心灵,它们将之定义为,为尘世里的月亮而啼哭的婴儿。

几乎所有现代社会改革都是浪漫主义概念,都是在尝试将我们的愿望投入到现实之中。人类的可臻完善这个不体面的概念[……]。

关于邪恶起源的异教概念表示出异教徒意识到了客观现实。异教徒认为这个世界直接由神明管制,而神明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人,可和人一样,神明有好也有坏,或是有时好有时坏,和人一样反复无常,有情绪变化,而且,神明最终也要受到抽象和引人注目的命运的摆布,在命运的管辖下,人和神都在合乎逻辑的轨道上移动,但要取决于一种理性,这种理性即便没有和我们的理性对立,也是有所超越的。和所有理论一样,这可能仅仅是一个梦,却符合这个世界的进程和表象,确实解释通了为什么邪恶和不公会存在。我们怎样对待动物和次于我们的事物,神明就怎么对我们。

相比异教徒的理论,基督教的论点则认为,这个世界上的邪恶是仁慈和全能的上帝制造出来的,这好像是前述的异教理论具有较高逻辑性的版本。为数众多的神明的存在可以满足心灵的需要,也或许不可以;存在着会犯错和犯罪的神明或许可以满足心灵的需要,也或许不可以;为数众多的犯错的神明的存在却可以满足心灵的需要,因为这涉及到这个表象世界的过程中的反复无常、邪恶和不公。

莱奥帕尔迪

(由佩索阿用英文写成)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都必须化身弗洛伊德。不可能不倾向于性方面的解释,因为莱奥帕尔迪是根据他自己的问题制造出了这些社会行为[……]。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