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自决之书最经典十句话 > 第15章 论感觉主义2(第1页)

第15章 论感觉主义2(第1页)

第15章论感觉主义(2)

这可比立体主义和未来主义要有意思得多了!

我从来不希望结识任何感觉主义者,因为在别人的劝说下,我相信在不受个人感情的影响下,才能获得最佳了解。

阿尔瓦罗·德·坎普斯被认为是与沃尔特·惠特曼齐名,心中住着一个古希腊诗人。他具有理智、情感和身体感觉的所有力量,而这正是惠特曼的特点。不过他还有一个相反的特点——他有能力创造出一首诗的结构,使之显得十分有序,而自弥尔顿之后,还没有哪个诗人具有这样的能力。阿尔瓦罗·德·坎普斯使用惠特曼式缺乏诗节和韵律(以及规则性)的方式创作了《凯旋颂歌》,这首诗具有结构和有序形成,使得在这一方面尤为完美的《利西达斯》[2]变得一钱不值。在《奥菲欧》这本杂志中占了至少二十二页篇幅的《海军(大海?)颂》堪称优异构造的奇迹。没有德国人曾拥有可以引致那种构造的内在纪律,而从其印刷方面来看,或许可以被当成是……未来主义之散漫的一个样本。同样的考虑也适应于第三期《奥菲欧》中《向沃尔特·惠特曼致敬》这篇出色的文章。

葡萄牙感觉主义者既具有独创性,又令人关注,因为,作为一个完全的葡萄牙人,他们没有地域或国家偏见,秉持的是世界主义。葡萄牙人的性格就是认为四海一家,这一点正是他们的不凡优越性所在。葡萄牙历史上有一项伟大的活动,也就是地理大发现,那段漫长、谨慎和科学的时期是人类历史上一次伟大的世界性行为。整个人类都受此影响。原始而典型的葡萄牙文学不可能只具有葡萄牙特点,因为典型的葡萄牙人并不是纯粹的葡萄牙人。他们的理智性格中具有美洲特点,忽略喧嚣,忘记俗事。没有人能如此容易地占有新奇这个特点。没有人能在这么大的程度上失去个性。这个弱点即是强大的优点。这种性格上的非宗教主义就是它全新的力量。正是这种灵魂的不确定性使得葡萄牙人得到了确定。

1916年9月—10月

4。关于感觉主义

万物皆虚无,并不存在现实,唯有感觉。思想就是感觉,而感觉中的事物不在空间之中,有时甚至不在时间之内。

思想存在于逻辑之中,而逻辑是另一种空间。

梦只是二维感觉,思想是一维感觉,一条线即一个思想。

每个(对实物的)感觉就是受到平面限制的固体,实物是(二维之梦的本质的)内在图像,用线条(即一维思想)将其自身限制起来。判断到这种真实的现实之后,感觉主义假装在艺术中,实现了将现实分解成其精神几何要素。

艺术的终点在于增加人类的自我意识。其标准在于迟早普遍(或在一定程度上)接受,因为这可以证明艺术确实会提升人类的自我意识。

我们越是将我们的感觉分解成精神元素,我们就越能提升我们的自我意识。那么,艺术就有责任变得更具意识。在古典时代,艺术在三维感觉的基础上发展意识,也就是说,艺术将其自身应用在一个完美和清楚的固态现实情景。因此,古希腊人才会有在我们看来非常奇怪的心理态度,比如最抽象的抽象范围这个概念,就好像巴门尼德有一个理想化概念,即高度抽象的宇宙容许将其描述成球体。

后基督教艺术不断地努力创造二维艺术。

我们必须创造一维艺术。

这似乎是一种有限的艺术,而在一定程度上来说的确如此。

立体主义、未来主义和类似的流派错误地应用了从根本上来说正确的直觉。错误在于一个事实之中:他们尝试解决一个他们认为处在三维艺术线条之上的问题;他们的根本错误在于他们将外部现实归于感觉,他们确实有这样的感觉,却不是未来主义和其他运动相信的那个层面的意义。未来主义有些荒诞,仿佛古希腊人尝试变得现代和善于分析。

感觉主义不同于普通的文学洪流,因为它不是排他的,也就是说,它不会宣称自身为唯一正确的审美感觉。确切地说,它不会自称(除了在一定有限的意义上来说)是一个洪流或一项运动,只是认为自己一部分是态度,一部分是对所有前述洪流的补充。

感觉主义并不是浪漫主义、象征主义、未来主义和其他这些普通的文学运动,它的地位类似于一种含蓄地排斥其他宗教的宗教。准确来说,感觉主义类似涉及所有宗教系统的通神论。通神论不是宗教,而其概念众所周知,可构成所有宗教系统之基础的根本真理都是类似的。就这一点而论,通神论自然与那部分排斥其他宗教体系的宗教体系相反,也反对那部分在其看来损害宗教基础态度的宗教体系。正是出于这个原因,通神论在不与新教本身对立的同时,像反对天主教一样反对新教,正是出于这个原因,它无法接受“永恒的惩罚”这些理论,因为在其看来,这些理论破坏了从崇拜上帝创造这个意义上来说所有的根本和真实。

即便如此,感觉主义的定位也与艺术运动有关。感觉主义坚持认为,所有或几乎所有艺术运动(因为我们必定不会允许将“艺术运动”这个词宽宏大量地应用于在现代这个由困惑组成的文学壶罐中的其他蛇中间,每一条扬起头的蛇)从本质上来说都是正确的。斯宾诺沙称,哲学体系在它们所肯定的方面是对的,在它们所否定的方面是错的。有关美好的事物,这就是感觉主义可以重复的,而这也是泛神论所持的最伟大肯定。虽然至高无上的完美(这是不可企及的)只有一个,相对完美却有几个。荷马的方式与赫里克的方式一样完美,虽然荷马的方式要更出色。感觉主义者快乐地承认荷马和赫里克是艺术上伟大的两兄弟。

感觉主义有三个中心原则。第一,艺术是崇高的构筑,最伟大的艺术可以形象化,可以创造出有组织的整体,这个整体的各个部分都处在适当的位置上:当亚里士多德称一首诗即是一个“动物”的时候,他便宣明了这个伟大的原则。第二,所有艺术都是由各个部分组成,每个部分本身必须完美。正如第一个原则是统一和结构完美的古典主义原则,这(第二个)则是一个浪漫主义的“完美章节”原则,这使那些章节包含真理,排除由这一切所构成的错误,而且不用致力于实现一个更高等级的古典原则:整体大于部分。作为一个美的哲学,感觉主义的第三个中心原则在于,构成整体所包含部分的每一个细小碎片本身都应该是完美的。所有那些艺术家都将这个原则坚持到了夸张的地步,而象征主义者就属于那些艺术家的行列,他们从性格上就创造不出伟大的有组织整体,甚至(和浪漫主义者一样)是众多生动的延伸,将他们的活动投入蛋壳(坚果壳),即创造出美好的单一诗句或非常完美的短诗。当这个原则很美好的时候,它确实很美好,可也有可能产生一个印象:感觉主义绝不是艺术的最低级部分。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