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时候,我有种实在的感觉,好像我不是和另一个人说话,与我对话的则是另一个宇宙。我作了最后一次努力,这次努力颇费周章,不过我强迫自己认为这是合理的。
“听着,卡埃罗……想想数字吧。我们随便说个数字,比如34。它之后是35,36,37,38等等,没有尽头。即便是很大的数,在它后面还有更大的数……”
“可那只是数字。”我的导师卡埃罗说。
跟着他又说,看我的眼神却天真烂漫,令人敬畏,“34这个数字到底是什么?”
有些主张很深刻,因为它们来自于内心深处,这些主张可以定义一个人,或者说,一个人通过这些主张,在不定义自己的情况下给自己下一个定义。我不会忘记有一次,里卡多·雷斯曾为我界定了他自己。他当时在说说谎这个话题,他说:“我厌恶谎言,是因为谎言都不准确。”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里卡多·雷斯都是正确的。
虽然我一直在说我的导师卡埃罗是个什么样的人,可在《牧羊人》创作过半的那段时期之后,不管是他写的还是说的,都可以拿来定义他。可在他所写或所出版的许多语句中,在他对我说过和我转述或没有转述的语句中,最朴素的话是他在里斯本对我说的。他当时所说的主题是我所不知道的事物以及我必须看到事物之间的联系。我突然问我的导师卡埃罗:“你满意你自己吗?”他答:“对,我很满意。”这话听来好像大地发出的声音,像是包含了一切,又好像尽是虚无。
我从来没见过我的导师卡埃罗有不开心的时候。我不知道他在死时或在过去会不会不开心。要想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不是没有可能,可事实上,我一直不敢问那些有关他的死亡或他如何死亡的问题。
不论如何,卡埃罗死的时候,我没在他身边,这是我的人生痛事之一,有些痛事并不真正令我痛苦,但这件痛事毫不掺假。就我而言,这样的愚蠢比较人性化,所以任其自然吧。
他死时我在英国。里卡多·雷斯本人不在里斯本,他正在回巴西的途中。费尔南多·佩索阿在,可他在也好像不在。费尔南多·佩索阿能感觉到事物,却不会作出反应,就连在内心中也不会。
那天我不在里斯本,没能给我的导师卡埃罗以他主动给我的慰藉,没什么能抚慰我因此而感到的难过。如果怀有对于卡埃罗的回忆,或是深入了解过他的诗,就不会有人一直悲痛欲绝下去,而虚无这个观点(如果带着感觉去思考,会发现在他所有的观点之中,这个观点最可怕),在他的作品中,在我对于我的导师卡埃罗的回忆中,具有光明与崇高的力量,仿佛阳光洒落在白雪皑皑的山顶上。
d。《小说插曲》之前言
占星家将万物中的影响力归结于四种元素的作用,即风、火、水、土。从这层意义上来说,我们可以理解这影响力是如何发挥作用的。有些影响力像土一样作用在人身上,将人埋葬,让他们变得毫无价值,这些是这个尘世的命令。有些像风一样作用在人身上,将他们包围,把他们隐藏起来,而这些是另一个世界的命令。有些像水一样作用在人身上,把他们浸透,将他们转化成组成他们的物质,而那些人是分布在其他人之间的思想者和哲学家,他们自己的灵魂具有能量。有些像火一样作用在人身上,烧尽他们身上所有次要的东西,让他们变得**裸,变得真实、独特和诚实,那些人则是解放者。卡埃罗就是那样一个人。卡埃罗是个有力量的人。如果卡埃罗由我而来,只要这是真正的他,那又有什么关系呢?
那么,作用在依旧什么都没写出来的雷斯身上,则让他生而为一个独特、有美感的人。作用在我自己身上,他把我从阴影和垃圾中解救出来,让我的灵感变得更加充实,让我的灵魂得到升华。那么,在取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就之后,谁还会问卡埃罗是否存在?
1916年
e。阿尔瓦罗·德·坎普斯和里卡多·雷斯的对话(摘录)
阿尔瓦罗·德·坎普斯:
所谓诗,就是具有人为韵律的一种散文。
但问问你自己:为什么人必须有人为韵律?答案是:因为强烈的情感并不适合文字。它要么转化为呐喊,要么上升为歌。说话就是将文字宣之于口,人不可能同时呐喊和说话,所以必须把要说的话唱出来,将话转化成音乐。由于音乐和说话无关,音乐要为说话所用,将文字进行排列,好使它们中包含音乐,却又使得音乐不在它们之中,关于它们的音乐必定是人为的。这就是诗:即在没有音乐的情况下歌唱。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真正意义上的伟大抒情诗人都不精通音乐。若是他们精通音乐,又怎么能抒情呢?
里卡多·雷斯:
据坎普斯称,诗是具有人为韵律的散文。他将诗视为掺杂了音乐的散文,因此很造作。然而,要我说,诗是用思想创作的音乐,因此也是用文字创作的音乐。想象一下,如果你用思想来创作音乐,而不是用情感,会是怎样一番景象。通过情感,你能创作的,唯有音乐。凭借趋向于思想的情感(通过积累思想来定义情感自身),你可以创作歌曲。思想中仅包含对思想来说必须的那部分情感,仅凭思想,你只能作诗。因此歌曲是诗的原始形式,因为歌是诗的进行方式,或者说,歌并不是诗的原始方式,而是向诗发展的一个途径。
诗越是**,就越是真实。情感不应该进入诗中,除非是作为与韵律有关的一个元素,而这是音乐通过诗的方式实现的最微乎其微的幸存。若要达到完美,那么这种韵律应该出自于思想,而不是来源于文字。一个完美构思的思想本身就具有韵律,被说出来的文字没有能力去贬低这个思想。文字可以坚硬,缺乏热情,却不能镇压;文字是独一无二的,因此是最好的。作为最好的,文字也是最美的。
1930年4月9日
f。同一性
因此,为了感觉某人自身是纯粹的自己,每个人必须和所有(绝对的全部)其他存在建立关系,并且和其他每个存在尽可能建立最深刻的关系。而最可能的深刻关系就是同一性。因此,为了感觉自身作为纯粹的自身,每个人必须感觉自己作为所有其他存在,要绝对和所有其他存在成为一体。
如果与自身不一致,那就没有真理的标准。宇宙与其自身不一致,因为宇宙在变化。生命与其自身不一致,因为生命会流逝。矛盾是大自然的典型准则。正是因此这一点,所有真理都具有矛盾的形式。
192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