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自决之书全文阅读 > 第32章 附录1(第2页)

第32章 附录1(第2页)

这类悲剧中最凄惨的便是它很滑稽,这并不是指斯温伯恩的爱情诗那种滑稽。

“我面对女人很害羞,因此上帝并不存在。”这句话是极其难以令人相信的深奥推理。

在爱比克泰德的花园中

“果实、绿树带来的凉爽,这些美丽的景致是大自然的另外一些**,”这位大师如是说,“鼓励我们放弃我们自己,去获得平和的心境和更高等级的快乐。当太阳并没有落山,白日的热气还没有消失,一缕微风似乎从凉爽的田野里刮起,再也没有比现在更适合我们进行针对生活的公认毫无用处的沉思了。”

“许多都是占据我们思想的问题,而妙就妙在我们浪费时间去思考,只是发现我们没办法解决这些问题。将它们搁置在一旁,就好像一个人想要神不知鬼不觉地经过,这对人来说是个很过分的要求,而对神而言,这又不算什么。让我们致力于解决这些问题,就和为地主做苦力一样,都是出卖我们所没有的东西。”

“和我一起,静静地坐在这些绿树的树荫下,最沉重的思考莫过于随着秋日的到来,树叶会枯萎,抑或在短暂的冬天里,将它们许多僵硬的手指伸向冰冷的天空。和我一起静坐,沉思我们的努力是多么没用,意志是多么陌生,我们沉思和我们的努力一样没用,和我们的意志一样不再属于我们自己。还要思考一无所求的生活为什么对事物的变迁没有任何价值,而想要求得一切的生活一样对事物的变迁没有任何价值,因为生活得不到一切,如果得到的不是一切,就配不上寻找真理的灵魂。”

“树荫的价值比真理认识的价值更大,我的孩子,因为树荫真正且持久,而真理认识并不实在。如果能够理解正确,就能知道,相比伟大的思想,绿绿的树叶具有更大的价值,因为你可以让别人看绿色的树叶,可你永远不能让别人理解伟大的思想。我们生来并不知道如何说话,我们死时不知道该如何表达自己。在不能言说之人的静默与不能被人理解之人的静默之间,我们的生命就这样流逝了,而在这个过程中,生命总是围绕着毫无价值又高深莫测的命运,就好像蜜蜂在连一朵花都没有的地方飞来飞去。”

来自波洛克的人

珍本《文学史》的旁注记录了柯勒律治创作《忽必烈汗》的过程。这首准诗作是英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诗作之一,是自古希腊文学后所有文学作品中最伟大的诗作之一。这首诗的出色结构与它的出色起源密不可分。

据柯勒律治所言,这首诗是在梦中创作的。当时他住在一栋与世隔绝的农舍里,这个农场位于波洛克村和林顿村之间。一天,在服用了一片镇痛药后,他睡了三个钟头,在这期间(这是他自己说的),他创作出了这首诗,影像和相应的语言表达就这样自行出现在他的心中。

睡醒之后,他便把梦中创作的诗写了下来。就在他写了三十行的时候,来了一个访客,这个人就是“来自波洛克的人”。柯勒律治觉得自己有义务去接待客人,而这位客人在他的住处逗留了大约一个小时。当他坐下来,想要继续把梦中诗作写出来,却发现已把其余部分忘得一干二净了。他所能记得的只有那首诗结尾的部分——也就是还记得另外二十四行。

于是,就有了这篇名为《忽必烈汗》的诗作片段——只有开头和结尾,颇具超现实风格,充满了玄妙的词语,超越了我们普通人的想象,一想到那些失落的情节,我们就浑身颤抖。不管是诗歌还是散文,埃德加·艾伦·坡(柯勒律治的弟子,不过柯勒律治对此知不知道就不一定了),从来都没有在像这样的无意识状态中,或是这么丰富地,触及到精神世界。在艾伦·坡的作品中,虽然他很冷酷,字里行间充斥着消极因素,却保留着俗世的一些影子;而在《忽必烈汗》中,一切都是陌生的,来自另一个世界,而且没人知道在东方发生了什么,所发生的事是不可能的,可诗人真的看到了。

对于那个“来自波洛克的人”,柯勒律治没有为我们作详细说明,而和我一样,许多人都会咒骂于他。这个不明身份的干扰者突然出现,妨碍了灵魂深处和现实之间的交流,这完全是一个巧合吗?这个明显的巧合是不是起源于那种真正的超自然存在,似乎是有意来破坏这凭直觉获得的正当的奥秘启示,甚至还破坏了对可能潜藏着这种启示的梦境进行转录?

不管是哪种情况,我都相信柯勒律治的体验是个极端的例子,是一个惟妙惟肖的寓言,说的就是我们所有人在这个世界上,带着搞艺术一样的敏感,就好像假的罗马教皇一样,尝试去和另一个世界的我们自己沟通。

我们所有人都在梦中创作我们的作品,虽然我们醒着时也在创作。“来自波洛克的人”这个不可避免的干扰者从思想上来找我们,即便从来没有访客来找我们。对于我们真正的所思所感,我们的真正面目,即便只是对我们自己,只要我们想要将它们表达出来,就会被那样的访客(我们也是这样的访客)打扰,那个人来自外部世界,却也在我们内心之中,在生活中比我们还要真实,比我们学到的一切的总和,比我们以为我们自己的样子,比我们希望自己的样子,都还要真实。

因为我们都很脆弱,所以我们必须在一首诗的开头和结尾之间接待那个访客,让他来干扰我们,而这首诗是完整的,可我们却不容许它被写出来。永远都弄不清访客的身份,因为他不是“别人”,而是我们自己;永远都神神秘秘,因为他“并非特指某一个人”,而是在活人中间。不管我们是伟大的还是渺小的艺术家,那么保存下来的则只有一些片段,而我们不知道这些片段有没有表达出我们的灵魂。

要是我们知道如何做个孩子该有多好,如果是这样,我们就不会有访客了,就不会觉得有义务去接待他们!可我们不希望让那些并不存在的访客干等;我们不愿意冒犯那些“陌生人”,因为他们就是我们。就这样,我们没有创作出理想中的作品,只剩下支离破碎的章节:没有完整的诗,亦没有《欧拉全集》,只有开头和结尾,中间部分全部遗失——只有卡莱尔口中的“片段”,成为所有诗人的遗存,所有人的遗存。

禁欲主义者的扮演

安东尼奥·塔布其

在一个最普通的老套文学作品中,有一个名为特伊夫男爵的模模糊糊的人物:这部作品是一部偶然间被发现的手稿。不像波托茨基[11]的手稿在萨拉戈萨被发现,也不像坡的《阿瑟·戈登·皮姆的故事》在奇怪的环境里被发现,更不像十八世纪的闺房和女修道院(显然法国人有些怪异)里那些邪恶的情人和充满**的修女。特伊夫男爵的手稿被人发现在一家旅店房间的抽屉里,之所以放在那里,是为了不让它被“旅店员工不那么干净的手”染指。

在一个没有舞台的剧院中,这个如流星飞逝的人物很快就在“主观悲剧”中扮演完了他的角色,而这个剧院就是佩索阿的文学作品。一个富有戏剧性的角色——这就是男爵的身份,所以应该这样解读。把男爵解读成如柏拉图所言,不需要传记也能存在的人物。至于佩索阿赋予他的传记元素,我恐怕现在已经太迟,我们不可能相信了。和托尔斯泰、巴尔扎克一样,佩索阿也想拥有很多可能,可和19世纪伟大的小说家不一样,他知道有很多人都想着能成为另一个样子,却不可能个个如愿以偿。如果那些有独创性的小说家在20世纪把他们从**叫醒前征服这个世界,佩索阿则会痛苦和令人难忘地在他自己的世纪里醒来,看到这个世界是那么陌生,包含整个地球,外加太阳系、银河和无限。[12]不管是普通还是强烈的个人层面,真是因为他对我们人类状况的认识,不仅使得他成为了没有创作任何小说的最伟大小说家,还使得他成为了最不容变更的现代作家——这是一个抵达点,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我们必须从此再次出发。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