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没有人能独自旅行英文 > 第22章 单骑飞越川藏之巅3(第2页)

第22章 单骑飞越川藏之巅3(第2页)

这时,约翰又给我发信息:找到“油八里”了吗?

我回他:没找到“油八里”,我给你带其他的瓜吧。

他回:我只要“油八里”。

我说:那我在京都给你找找看。

旅舍的管理人员是位慈眉善目的老头,一位女招待员叫寿子,说着流利的英语。我问她:“不会是等到下午三点才能入住吧?”

寿子笑说:“不会,随时欢迎入住,我们不会麻烦顾客。”

京都的第一个夜晚,我躺在榻榻米**,夜色是位温柔的姑娘,她陪着我,细语无声。月光游移着,敞开的纸窗一角,天空的高度都不一样,窗口无竹叶声声,无蝉,无风,不热,不静。多么美好的景致,令我想到旧时外婆家。

约翰又发来信息:“油八里”。他固执得无药可救。

我问过寿子,寿子说她知道日本有个地方叫“油八里”,很小的地方,并不出名,连普通日本人都未必知道,但她没听过什么“油八里”瓜。

在我决定将约翰的无理取闹扔到脑后时,我在京都的一个小饭店里遇到一位知道“油八里”瓜的日本老头。我闲逛京都,时值正午,觉得肚饿,决定四处找食。我看到一个牌子,上面写着“各种咖喱饭”。顺着这牌子上楼,又七弯八拐,找到一扇门,敲门,进来,才找到小饭馆。饭馆的老板是位六十来岁的老头,竟然会说法语。他是法国酒的爱好者,墙上贴满各种红酒香槟的标牌,连橡木塞子都用来做装饰品,整个饭馆的设计是巴黎咖啡馆的风格,很小,只有两张桌子。他是老板,也是厨师,做的咖喱饭非常好吃。

我跟他聊了几句,他说:“从那么远的地方过来啊。”他的眼神承载着回忆。

我们又聊了几句,我问起“油八里”瓜,本以为绝望的话题,他忽然说:“这我知道,油八里产的瓜么,法国人爱这个。”

“太好了,您知道哪里有卖?”

“大商场里一般都有,不过不便宜。”

我又问哪个商场有卖,他转身跟旁边一位顾客嘀咕去了。我才发现小饭店的另一个角落里还有位食客,四五十岁大叔的模样,秃了半个脑袋,即使坐着,也能看出个子很高,长手长脚的。他那样坐着,我却想到了我的邻居大叔,也是高个子,头发半谢的中年人。

老板对我说:“他知道哪里有卖这种瓜,他是地道的京都人,让他带你去吧。从巴黎那么远的地方来,挺辛苦的。”

或许是言语不通,大叔不知道怎么跟我沟通,只做了手势让我跟他走。我跟在他身后,他很高,一米九是有的,不怎么说话,就这么让我跟着他,偶尔回头看我跟丢了没。京都的中午阳光强烈,我跟着一个陌生的高个子男人,往京都第一大商场走去。

京都的商场跟上海的有些相像,卖蔬菜瓜果的要么是顶层,要么是地下室。日本的水果都很大个,一个个包装精致,仿佛是蜡做的模型,完美得不像话。大叔跟卖水果的人用日语交流几句,没等我反应过来,他挥挥手,让我跟着他出商场。他的意思是:这个商场没有,我们去下一家看看。

就这样又去了一家大商场,大叔跟售货员叽里咕噜说了几句,看样子这家也没有,他转而离去。

京都的市中心有四五家大商场,前两家都没有,大叔比我还来劲,找不到偏更要找,非要找到这瓜不可。在我们向第三家走去时,我已经累得不行了,我多想说:“大叔,算了,我要回去了。”可他根本不给我说话的机会,长腿生风,向下一家走去。他答应过饭馆老板,一定要帮我找到“油八里”瓜,除非整个京都都没有。我非常感谢他,但我有点后悔。如果连续三家商场都没有,第四家极有可能也找不到,可大叔似乎要把整个京都都翻过来才肯罢休。

第四家商场,我们坐电梯到七层,卖水果的是个年轻人,他跟我可以交流,他说:“前两天还有的,现在没了。”

我简直绝望,为什么前两天还有,等我来了就没了呢?他说:“因为过季了啊。”他接着说:“油八里这种瓜的旺季是六月,但现在是八月,找不到了。”

为了满足好奇心,我又问:“这瓜很有名吗?”

他说:“这瓜很一般,还没有北海道产的蜜瓜好吃,我不知道您为什么一定要油八里产的瓜,而且还那么贵。我个人觉得这瓜不值这么多钱。”

我非常好奇,“那它为什么那么贵?”

“可能在国外比较有名吧,我们对这瓜实在不感兴趣。”

末了,大叔还向我道歉,说没能帮我找到“油八里”瓜,真是过意不去。他向我鞠了一躬,整个光亮的脑袋对着我。

其实是我麻烦他了。

我从东京找到京都,最终没找着“油八里”瓜,心里竟然有几分幸运之感。在这个商业社会,产品总是经过策划才出产的,比如日本的“油八里”瓜,比如法国某个牌子的红酒,它们在本地不怎么出名,却被远在万里之外的异乡人捧为至宝,甘愿花上几倍于真实价值的钱去购买。人们看中的往往不是它的真实面貌,而是虚无的名气。

我对约翰说:“这瓜其实在日本没多少人知道,它还不如其他地方产的蜜瓜好吃,为什么执着于它?花一百欧元买一个瓜,很不值。”约翰不屑一顾,反驳道:“你们中国人还花上万欧元买一瓶酒,而这酒对我们来说根本算不上上品,其实好酒花一百来块就能买到。”

我无话可说。

几天后,我从大阪的机场起飞,飞往巴黎。到达巴黎戴高乐机场后,我推着行李出机场,约翰在外面接我。我忽然意识到,戴高乐机场的行李推车异常之高,比日本东京机场的推车高了足有二十公分,推着行李时,姿势不一样,心情也随之改变。我见过无数蜂拥而来的国人,在巴黎老佛爷商场抢着名牌包,或者在东京各商场买着名牌电器化妆品,甚至在各个机场,有着用中文标签标明价格的各种奢侈品,闪闪发亮,显出高高在上的姿势。这都不是生活,生活本身是温和的,应该由人去主宰它,不是让它来主宰我们的欲望。距离是产生美的最佳条件,也是“欺瞒”的最佳条件。无论在哪个国家,普通百姓的生活都是小日子,我们不会由物品来彰显生活品质,品质并不能通过几件奢侈品来表现。如果内心足够自信,不需要任何价格昂贵的商品,对欲求反而有所降低。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