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为了告别的旅行
文林帝浣
下一站昆明
2013年的夏天,我开始一次横穿黔贵湘的独自旅行。
工作繁重,谋生艰难,其实已经很少有机会,能为自己安排一个旅程。于是这一次,不是为了看风景,也不是为了拍出什么好照片而上路。
上半年,发生了一些猝不及防的极度伤痛的事,至今不愿提起。
成长的路上,必然的打击终是降临,满是内疚自责与不舍。我知道,必须找个没有朋友的地方,独自想一想。
其实去哪无所谓,在地图上看了一眼,手指到一个崇山峻岭之所在。就去那里吧,走到哪算哪。
父亲曾跟我说过,人一辈子遇到的事情很难预料,不是遇到这样的问题,就会遇到那样的问题。懂得解决或接受,能安身立命,平淡一世,就很不错了。
订了一张飞昆明的机票(航空公司积分换的,只花了180块钱),此后的旅程,都是些破旧的普快火车,破旧的中巴车,破旧的蹦蹦车。
那些车子摇摇晃晃,蹦蹦跳跳,带我去陌生的地方。日出或日落,细雨或浓雾,手机没有信号的时候会迷路,困了会找家小客栈倒头就睡,饿了会蹲在路边啃一张烙饼。
其实有点像自我放逐,一路沉默寡言,极少和人搭讪,完全不是平时滔滔不绝的风貌。
当然我也知道,远方没有我想要找的东西,就是想躲起来一会,独自舔伤而已。
第一站,昆明。
昆明给我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盛夏凉飕飕的天气。
虽是旅游城市,但老昆明已经基本被铲平了,毫无观感,我想我是来晚了十年。
在昆明见了许多朋友,讲了许多话,基本把这趟旅程要讲的话都讲完了,离开昆明之后,就开始陷入漫长的沉默。
我对大理古城其实毫无期待,不过是中转住一晚,顺便等我还没见到的《时光映画》新书寄来。对这本书其实内心很是忐忑,担心辜负了很多朋友的期待,担心这书不值一看。
古城里,如我想象得那般日夜喧闹,商铺林立,游客如云。
我在大理,不逛古城,不看景点,不搭讪,不艳遇,不找美食,不购物,甚至不拍照。
做的唯一一件事,就是发呆。
饿着肚子懒得去吃饭,坐在宾馆的**发呆,坐在河边的凳子上发呆,坐在城墙上发呆,坐在人民路最没客人的咖啡馆里发呆,深夜坐在宾馆的**发呆。
甚至狠心拒绝了正好在大理一带旅游的朋友赶来相聚。
然而,我什么都没有在想,就是这样坐着。
下一站大理巍山
那天在大理,什么都没吃,只喝了两杯十块钱的咖啡。
去巍山,纯属偶遇,打算离开大理的时候,其实不知道下一站该去哪里。
巍山沉香客栈的王老板跟我说,你去巍山住两晚吧。于是我就去了到大理时还没听说过的巍山。
沉香客栈其实是一个院子里的几幢明代保护建筑。那晚只有我一个客人,守夜的老头早早就去睡了。
夜风在精美古典建筑里潜行,老树在微弱灯光里落下婆娑的影,夜静得只能听见自己的脚步声。在灯影斑驳的院子里踱步,很想大喊一声,然而终究是怕惊动谁。
于是开始想象自己是宁采臣,然而终究觉得不像,只好想象自己是燕赤霞了。
实在忍不住发了条微博,于是朋友们纷纷贴心地发来各种深夜鬼故事。然而,小倩终于是没有来。巍山古城,就像未开发前的大理,如客栈给我的印象一样古朴宁静。这里游客少至,民风淳朴,让人安心。
路边的烤饵块的婆婆,看到我拿着相机,执意要请我吃一片。后来为了配合我拍照,耽误时间而烤糊了三片,让我内疚了很久。
农贸市场里,有一块钱一大杯的土制当地米酒,一问度数,差不多六十度,当即默默走开。
坐着两块钱一位的马车,去到不知名的村庄,又默默地回来。
客栈里的夜凉如水,让我不舍离去,又忍不住多住了一晚,只因这里实在太适合思考人生。
其实还想多住几晚,不过担心影响老板的生意,太不厚道。也罢,出发,下一站,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