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之父华盛顿从小生活贫困,且自幼是跛足。但他敢于面对苦难,不自暴自弃,而是更加顽强努力,后来终成美国开国元勋。德国医学家和生物学家欧立希为了研制一种专门射杀血液里锥虫的药,在实验中失败了几百次。他没有退缩,而是不折不挠地继续研究,终于在第606次实验结束后完成了令全世界瞩目的壮举,填补了世界医学史上的空白,他因此而名垂青史,而他为实现目标而坚韧不拔的精神至今仍感动、影响着我们。
这些故事都告诉了我们同一个道理:环境永远不是成败的决定因素,当身处困境时,不妨放宽心,把困难当成上天对我们通往成功之路的考验,甚至可以把困难当成上天对我们的馈赠——一种激励我们不断发掘自己的潜力,不断挑战极限的馈赠。
当然,在严酷的困难面前也有妥协者,伏尔夫刚·波里埃就是一个极好的证明。伏尔夫刚·波里埃终生从事欧几里德第五公理的证明,却一直没有成就。不是因为他才疏学浅,而是因为他在困难面前动摇了,放弃了。他甚至还苦口婆心地劝告儿子,不要再步他的后尘,在这个公理上白白浪费时间。试想想,这样的人怎么可能穿越狂风急浪的人生海洋而达到成功的彼岸呢?
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把一只青蛙突然扔到沸水中,青蛙会奋力一跃,死里逃生。同样是一只青蛙,把它放入温水中,缓缓加热。当青蛙察觉到水温升高危及生命时,想逃命已经为时晚矣,只能葬身锅底。环境恶劣时,青蛙会用尽全力跃出沸水,保住性命,支撑它们的是强烈的求生欲望。而在温水中,青蛙就放松了警惕,最终难逃厄运。
环境不同,命运就不同。我想说的是,逆境绝不是让人生变得痛苦的负担,反而会给人一种不平凡的压力——一种让人变得更勇敢、更自信、更成功的能力,能使我们成功的几率大大提高。
在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每个人都会承受各种压力,包括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是应该成为压力的俘虏而一事无成,还是应该化压力为动力,让压力心甘情愿成为我们的俘虏?毫无疑问,几乎所有人都会选择后者。但在现实生活中,真正能说到做到的人并不多,少数能说到做到的人自然就成了成功者。成功和失败,原本就只是一念间的事,就是这么简单。
俗话说:“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在通往成功的途中,前途是光明的,但道路是曲折的。成功之前,如日月高悬,可以使人经受起艰难困苦的考验,狂风暴雨的打击,也可以使人透过苦难成功,拨开云雾见青天。
然而,勇敢面对困难需要一种精神和勇气。记住:人生就像一盘色香味俱全的美味佳肴,各种各样的作料是其做成的必要条件,而困难就是使人生变得精彩、有意义的必需品。正是因为有了困难,我们才能激发永不言败的斗志,迸发战胜困难的品格。生活总是让我们遍体鳞伤,但到后来,那些受伤的地方一定会变成最强壮的地方。曾经的苦难或许正孕育着未来的希望,过去的创伤或许正是我们应对生存危机的力量。
使自己变得不可替代
如果你能找出更有效率、更经济的办事方法,你就能提升自己在老板心目中的地位。老板会邀请你参加公司的决策会议,你将会被调升到更高的职位,因为你已变成一位不可取代的重要人物。
一位成功学家曾聘用一名年轻女孩当助手,替他处理信件,薪水与相关工作的人相同。有一天,这位成功学家口述了一句格言,要求她用打字机记录下来:“请记住:你唯一的限制就是你自己脑海中所设立的那个限制。”她将打好的文件交给老板,并且有所感悟地说:“你的格言令我深受启发,对我的人生大有裨益。”
这件事并未引起成功学家的注意,但是,却在女孩心中打上了深深的烙印。从那天起她开始在晚饭后回到办公室继续工作,不计报酬地干一些并非自己分内的工作——譬如替老板给读者回信。
她认真研究成功学家的语言风格,以至于这些回信和老板自己写的一样好,有时甚至更好。她一直坚持这样做,并不在意老板是否注意到自己的努力。有一天,成功学家的秘书因故辞职,在挑选接任的合适人选时,老板自然而然地想到了这个女孩。
在没有得到这个职位之前已经身在其位了,这正是女孩获得提升的最重要原因。下班的铃声响起之后,她依然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在没有任何报酬承诺的情况下,依然努力工作,最终使自己有资格接受更高的职位。
无论你目前从事哪一项工作,每天一定要使自己获得一个机会,使你能在平常的工作范围之外,从事一些对其他人有价值的服务。在你主动提供这些帮助时,你应当了解,自己这样做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获得金钱上的报酬,而是为了训练和培养更强烈的进取心。
你必须先拥有这种精神,然后才能在你所选择的终身事业中,成为一名杰出的人物。你能给自己最好的推荐就是以正确的心态提供最优良的服务。别人对你的看法相当重要,只要这些看法和你对自己的期望不谋而合。如果你被认定是一个积极、有重要贡献的人,你就会备受欢迎。同事们会重视你,顾客会欣赏你。如果你能保持这些优点,你的老板也会肯定、奖励你。虽不能一夕成功,也绝无永远失败的顾虑。
优秀人才总是为社会所需。“适者生存”的法则并不是仅仅建立在残酷的优胜劣汰基础上,而是基于公平正义,是绝对公平原则的一部分。若非如此,美德如何能发扬光大?社会又如何能取得进步?那些思虑不周、懒惰的人与那些思虑缜密、勤奋的人相比有天壤之别。
一位朋友告诉我,他的父亲告诫每个孩子:“无论未来从事何种工作,一定要全力以赴、一丝不苟。能做到这一点,就不会为自己的前途担心。世界上到处是散漫粗心的人,那些善始善终者始终是供不应求的。”
有许多老板,他们多年来费尽心机地寻找能够胜任工作的人。这些老板所从事的业务并不需要出众的技巧,而是需要谨慎、朝气蓬勃与尽职尽责。他们雇请了一个又一个员工,却因为这些员工粗心、懒惰、能力不足、没有做好分内之事而频繁将其解雇。与此同时,社会上众多失业者却在抱怨现行的法律、社会福利和命运对自己的不公。
许多人无法培养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原因在于贪图享受、好逸恶劳,背弃了将本职工作做得完美无缺的原则。曾经有一位努力追求终获高薪要职的女性。她才上任短短几天,便开始高谈阔论,想去“愉快地旅行”。月底,她便因玩忽职守而遭解雇。正如两种事物无法在同一时间占据同一位置一样,被享受占据的头脑是无法求取工作的完美表现的。
超越平庸,选择完美
不要满足于尚可的工作表现,要做最好的,你才能成为不可或缺的人物。
很久很久以前,一位有钱人要出门远行,临行前他把仆人们叫到一起并把财产委托他们保管。依据他们每个人的能力,他给了第一个仆人十两银子,第二个仆人五两银子,第三个仆人二两银子。拿到十两银子的仆人把它用于经商并且赚到了十两银子。同样,拿到五两银子的仆人也赚到了五两银子。但是拿到二两银子的仆人却把它埋在了土里。
最后拿到二两银子的仆人来了,他说:“主人,我知道你想成为一个强人,收获没有播种的土地,收割没有撒种的土地。我很害怕,于是把钱埋在了地下。”主人回答道:“又懒又胆小的人,你既然知道我想收获没有播种的土地,那么你就应该把钱存到银行家那里,以便我回来时能拿到我的那份利息,然后再把它给有十两银子的人。我要给那些已经拥有很多的人,使他们变得更富有;而对于那些一无所有的人,甚至他们有的也会被剥夺。”
这个仆人原以为自己会得到主人的赞赏,因为他没丢失主人给的那二两银子。在他看来,虽然没有使金钱增值,但也没丢失,就算是完成主人交代的任务了。然而他的主人并不这么认为。他不想让自己的仆人顺其自然,而是希望他们能主动些,变得更杰出些。
不要满足于尚可的工作表现,要做最好的,你才能成为不可或缺的人物。人类永远不能做到完美无缺,但是在我们不断增强自己的力量、不断提升自己的时候,我们对自己要求的标准会越来越高。这是人类精神的永恒本性。
对于我们来说,顺其自然是平庸无奇的。平庸是你我的最后一条路。为什么可以选择更好时我们总是选择平庸呢?如果你可以在一年之外挤出一天,那为什么不利用这365天呢?为什么我们只能做别人正在做的事情?为什么我们不可以超越平庸?如果一个人顺其自然的话,那么他也不会在奥林匹克运动会上获胜。把金牌带回家的运动员必须是超越已有的纪录。
不要总说别人对你的期望值比你对自己的期望值高。如果哪个人在你所做的工作中找到失误,那么你就不是完美的,你也不需要去找借口。承认这并不是你的最佳状态。千万不要挺身而出去捍卫自己。当我们可以选择完美时,却为何偏偏选择平庸呢?我讨厌人们说那是因为天性使他们要求不太高。他们可能会说:“我的个性不同于你,我并没有你那么强的上进心,那不是我的天性。”
超越平庸,选择完美。这是一句值得我们每个人一生追求的格言。有无数人因为养成了轻视工作、马马虎虎的习惯,以及对手头工作敷衍了事的态度,终致一生处于社会底层,不能出人头地。
人类的历史,充满着由于疏忽、畏难、敷衍、偷懒、轻率而造成的可怕惨剧。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奥斯汀镇,因为筑堤工程没有照着设计去筑石基,结果堤岸溃决,全镇都被淹没,无数人死于非命。像这种因工作疏忽而引起悲剧的事实,在我们这片辽阔的土地上,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无论什么地方,都有人犯疏忽、敷衍、偷懒的错误。如果每个人都能凭着良心做事,并且不怕困难、不半途而废,那么非但可以减少惨祸,而且可使每个人都具有高尚的人格。
养成了敷衍了事的恶习,做事时往往就会不诚实。这样,人们必定会轻视他的工作,从而轻视他的人品。粗糙的工作,会造成粗劣的生活。工作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做着粗糙的工作,不但使工作的效能降低,而且还会使人丧失做事的才能。粗糙的工作,实在是摧毁理想、堕落生活、阻碍前进的仇敌。
要实现成功的唯一方法,就是在做事的时候,抱着非做成不可的决心,要抱着追求尽善尽美的态度。而世界上为人类创立新理想、新标准,扛着进步的大旗,为人类创造幸福的人,就是具有这样素质的人。无论做什么事,如果只是做到“尚佳”便满意,或是做到半途便停止,那他绝不会成功。
有人说过:“轻率和疏忽所造成的祸患不相上下。”许多年轻人之所以失败,就是败在做事轻率这一点上。这些人对于自己所做的工作从来不会做到尽善尽美。大部分青年,似乎不知道职位的晋升是建立在忠实履行日常工作职责的基础上的。只有尽职尽责地做好目前所做的工作,才能使他们渐渐地获得自身价值的提升。
相反,许多人在寻找自我发展机会时,常常这样问自己:“做这种平凡乏味的工作,有什么希望呢?”可是,就是在极其平凡的职业中、极其低微的位置上,往往蕴藏着巨大的机会。只要把自己的工作做得比别人更完美、更迅速、更正确、更专注,调动自己全部的智力,从旧事中找出新方法,才能引起别人的注意,使自己有发挥本领的机会,满足心中的愿望。
做完一件工作以后,应该这样说:“我愿意做那份工作,我已竭尽全力、尽我所能来做那份工作,我更愿意听取人家对我的批评。”成功者和失败者的分水岭在于:成功者无论做什么,都力求达到最佳境地,丝毫不会放松;成功者无论做什么职业,都不会轻率疏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