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犹太人为何如此优秀 > 第9章 犹太的火光(第1页)

第9章 犹太的火光(第1页)

第9章犹太的火光

世俗的犹太民族身份——它存在吗?

汤米·拉彼德(TommyLapid)[71]是世俗犹太人的代表,一位公然的无神论者。并没有很多人像他这样旗帜鲜明地反对哈瑞迪派[72]、正统派和宗教现象(他称之为诈骗),以及那些回归他们古老传统的人(悔悟之主[73])。

然而,与此同时,拉彼德也是以色列最正统的和最热情的犹太人之一。他具有明确而深刻的犹太民族意识。与很多信教的犹太人相比,他与他的犹太身份联系更加密切。在他年幼时,他因为他的犹太身份而在布达佩斯犹太人区遭受苦难;长大后,他坚定而自豪地以他那打破传统的方式在世界各地代表着犹太人的民族形象。

拉彼德本人在接受“Mako”网站采访时说:“矛盾的是,尽管事实上我并不是一个信教的人,但我却有着深深的犹太民族意识,并积极地投身于犹太民族与命运的抗争之中。我曾经作为一名犹太人而经历了纳粹大屠杀,而我绝不会改变我的信仰。”

尽管两人在其他事务上有着巨大的分歧,但拉彼德与以色列国会成员摩西·加弗尼(MosheGafni)拉比一起推行了一项法案,禁止诱骗任何人改变宗教信仰。他从来没有因为他的犹太身份而感到尴尬,隐藏或试图掩盖他反对宗教的观点。他的犹太身份似乎与他那旗帜鲜明的反对意见相辅相成,他甚至带着显而易见的乐趣去完成他的事业。

同样在这次采访中,他声称在纳粹大屠杀时期,他曾经丧失他的信仰。拉彼德表达出他对追溯历史的渴望——他渴望站在西奈山上,目睹十诫石碑被摩西摔碎,他渴望能够目睹法国大革命和其他历史事件。

超越了他所有的言语,作为一名犹太人,拉彼德的才华、敏锐的头脑以及他的力量、他的雄心壮志、他的成就、他的观点和他坚定的信赖都是出类拔萃的。

他反对哈瑞迪派,也反对其他文化对犹太人的同化现象。在这两条战线上,他都以坚定的决心和最具有犹太精神的方式去战斗。难道和而不同的精神不是来自于西奈山,不是犹太民族最著名的特质吗?

他的犹太民族身份为什么对他如此重要?这是一个谜。

有许多像拉彼德一样的世俗犹太人,尽管他们完全不遵守犹太戒律,但他们顽固地坚持被明确地视为犹太人的权利,而不满足于仅仅被视为以色列人。

娶了一位非犹太妻子的作家尤拉姆·凯涅科(YoramKaniok)在出版的一篇文章中抱怨犹太教的律法不把他的子孙视为犹太人。我们值得认真阅读他的文字:

他们(编者注:当时著名的一对异族通婚的夫妇)的儿子原本是一个犹太人,但根据哈拉卡律法,由于他的母亲和祖母不是犹太人,他便不能成为一个犹太人……我嫉妒进步的美国犹太教,因为他们允许一个人成为犹太人……我坚持作为一名犹太人,而犹太身份对我是至关重要的。

尽管凯涅科在他的人生中去除了任何犹太教的象征,甚至把他的命运同一位非犹太妻子联系在一起(她也不想改变她的宗教信仰),但他的犹太身份不仅对于他自己是非常重要的,甚至对于他的子孙也是同样重要的。

凯涅科并不满足于《回归法》仅仅赋予他的子孙作为以色列人并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权利,他还渴望他们能够获得承认(尤其是犹太宗教律法上的承认),承认他们是第一流的犹太人。

以色列法官哈伊姆·科恩(Chaim),年轻时曾经信仰犹太教并遵守犹太戒律,后来却由于哲学原因而决定抛弃他的宗教信仰。他原本是犹太宗教学院的一名学生。其后他的哲学观点却否定了他对于造物主的信仰。他也因为坚持娶一位离过婚的女子为妻而闻名,而这是哈拉卡律法所禁止的,因为他是一名犹太祭司。

所有这些都没有阻止他满腔热情地根据希伯来律法建立了以色列司法系统。他在犹太文化遗产中看到了巨大的重要性,并努力将其中的众多元素融入以色列的公共生活之中。

尽管他坚持娶一位离过婚的女子,但他首先尝试的是取消自己作为祭司的犹太律法地位,而这需要他做出巨大的牺牲——砍去他的小手指。

科恩是《做一名犹太人》(TobeaJew)一书的作者。这本书由律师和演讲家鲁思·加比藏(RuthGabizon)教授编辑。这本书的内容正如它的标题,在书中,科恩极其详尽地探讨了他所构想的建立全新的犹太民族身份的基础,并指出这种基础并不一定是宗教性的。

从以色列建国起,许多人尝试过寻找一个准确的词来概括“世俗的犹太民族身份”这个难以捉摸的定义。对关于这一命题的文章和书籍(它们的数量早已达到了两位数)的调查,让我们看到了作者们在试图寻找一个准确的词汇时所面临的困难和窘境:抛弃了犹太民族性中的宗教成份,却又要保持这种民族性的完整,这怎么可能做到呢?

在我们之前提到的《做一名犹太人》一书的序言中,鲁思·加比藏写道:

……我们不确定,世俗之人是否有能力给予他们的子孙一种有意义的“犹太身份”,因为我们无法确定这种民族性的核心性质是什么,以及去保留这种民族性的努力为什么是正当或合理的。

记者与研究者戴维·默查弗(DavidMerchav)在他的博客“MotarHaruach”上发表的一篇文章中强调了这样一种民族身份的不确定性:

犹太人的教育、创新精神和生活方式以怎样的方式让他们具有一种犹太民族身份,而不是其他身份?难道是说希伯来语,或身为以色列公民?

这个问题的本质……取决于哪些共同点决定着他们民族身份的独特性:因为这种民族身份一方面高举着犹太教的王冠,另一方面却挥舞着世俗的旗帜。是什么团结着世俗的犹太人?普通人与犹太人有什么不同?

直至1958年,面对围绕“什么是犹太人”的争论和分歧,以色列的第一任总理戴维·本-古里安(DavidBenGurion)意识到在定义并不以宗教为核心的犹太民族性时存在着真正的困难。

他决定直接向全世界五十位犹太哲学家和知识分子请教。他要求这些“以色列的圣贤”,正如他对他们的称呼,按照他们的观点对在异族通婚家庭中出生的孩子的地位给出定义。正如人们所期待的,这个定义也具有广泛而深刻的意义,并直接决定了这些孩子是否应该被注册为犹太人这个技术问题。他收到了形形色色的回答,而它们都被发表于一期专刊上。

即使在今天,这个问题继续困扰着几乎每个世俗的思考者——只要他们仍然希望将自己定义为犹太人。出于某些原因,所有这些名人都没满足于“以色列人”的定义。这个定义原本应该从那些古老的定义一点点转化而来。

让犹太民族延续至今的坚定性,尽管成为我们时代的智者所面临的一道难题,但它本身似乎就构成了犹太民族的独特特征。事实证明,犹太人存在着一种内在的犹太民族之火,而即使最多疑的怀疑论者或最坚定的无神论者也不愿放弃它。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现象的性质,犹太精神同一学会决定去请教一位著名的世俗知识分子。他声称自己是一名十足的犹太人,所以他应该可以解释犹太民族身份对于他的意义。

这位被选中的名人叫做亚伊尔·拉彼德(YairLapid),一位杰出的作家和记者。他被选中是因为他完全代表了典型的“世俗犹太人”,也因为他的父亲汤米·拉彼德,正如前文所提到的,多次发表的言论加剧了在这样一种民族身份中的矛盾性。

我们为亚伊尔·拉彼德寄出了大量的问题并请求他的合作。拉彼德选择在以色列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最新消息》(YediotAot)上回答这些问题。他每周都会在这份报纸上发表专栏文章。

他所撰写的回答引人注目且发人深省。即使我们并不完全同意这些观点,但它们代表了一种原创而严肃的个人观点。

以下是他的论点中的重要部分,原封不动地摘自《最新消息》:

反犹太主义为什么仍然存在?

反犹太主义仅仅是冰山一角——它所代表的是要广泛得多的一种事物,那就是对异己者的仇恨。大多数人都通过与他们不同的人来获得对自身的明确定义。尤其在不断崩溃和衰变的社会中,这种现象便格外突出,因为在这样的社会中,人们都寻求紧紧抓住某些东西(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德国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

欧洲,不仅是文明的摇篮,也是反犹太主义的摇篮。在欧洲,犹太人常常作为“最亲密的异己者”,而因此这些仇恨尤其针对犹太人。“反犹太主义”犹太哲学家西奥多·阿多诺(TheodorAdorainu)写道,“是关于犹太人的谣言。”

现代犹太人抱怨说:“我们明明和大家一样,所以我们无法接受他们对我们的仇恨。”在我看来,这种观点是站不住脚的。我们认为,我们的确与众不同——我们观察事物的方式、我们的天赋和我们的自我定义都与其他民族不同。所以我们必须认识到这一点,并明确地发表自由宣言:“我们与众不同的事实并不意味着允许别人屠杀我们。”而与此同时,对于我们以及生活在我们周围的“异己者”同样也有义务纠正自身“仇恨异己者”的倾向。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