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地点与时间都如此反常,那只有一个可能:秦桧没有得到赵构的旨意,岳飞的死,是他自作主张,先斩后奏。
当时刑部与大理寺都认为岳飞罪不至死,赵鼎、赵士?等人也都在设法营救岳飞,韩世忠知恩图报,更是闯府对秦桧发怒,质问他莫须有三字如何服天下,无非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而这时,是否杀岳飞,连赵构也在摇摆不定,毕竟他也害怕,万一真杀了岳飞,金人要是不讲信用,毁盟南侵怎么办?
秦桧联想到赵构有过赦免韩世忠的前科,那这次会不会也良心发现赦免岳飞呢?很有这个可能。
所以,秦桧怕夜长梦多,干脆给他来个生米做成熟饭,先把岳飞杀了,做成既成事实,再给赵构报备,这时候赵构就是不认也得认。
有人可能会问,秦桧自作主张,就不怕惹怒赵构?
秦桧本就是“挟强虏以要君”,他的背后站着的是金人,赵构惧怕金人,想要议和,所以就不得不倚重秦桧。比如在《绍兴和议》中,金人为了奖励秦桧杀害岳飞,就明确警告赵构:不得无罪而去宰相。
所以现在的人还是把秦桧看得太简单,以为他只是赵构的应声虫,可实际上秦桧不仅是奸臣,更是一位权臣。
他独相十七年,还兼任了枢密使,政权军权一把抓,连殿前军禁卫都可以调动,到了晚年他连“加九锡”这种大逆不道的事都敢做,就差撺掇赵宋江山了。尤其是秦桧死后,赵构居然长舒了口气,说:“朕今日始免得这膝裤中待匕首。”
可见,岳飞之死,秦桧就是主谋,这点无可置疑。
自岳飞被杀后,世人皆“人从宋后羞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可不想到了如今,却不知从哪里冒出了些牛鬼蛇神,他们替加害人秦桧张目辩解,还帮赵构、秦桧这对昏君奸臣去挑岳飞这个受害人的错处。
真不明白这些人到底经历过什么,才能让他们对一个奸佞惺惺相惜,反而对真正的民族英雄有如此之深的恶意?
十
关于秦桧。
以往,人们认为岳飞是主战派,秦桧是主和派,这是误解,真正的主和派应该是赵鼎,而秦桧充其量只能算个投降派。
还有人把岳飞之死说成是文武之争,可这与狄青、欧阳修的谣言一样,都是无稽之谈。
在冤杀岳飞后,秦桧又开“绍兴党禁”,贬杀赵鼎、刺配白锷,太学生张伯麟题词说:“夫差,你忘了勾践杀你父亲了吗?”结果被秦桧杖脊充军,都说宋朝言论开明,可在秦桧这却开了文字狱。
可见,岳飞之死并非文臣对武将的迫害,就是秦桧为了一己私利贬斥朝中异己,根本不分什么文臣武将,反观张俊就是武将,可及时依附了秦桧,照样活得有滋有味。
如果说岳飞要有什么生机,那就是学张俊,在当初对韩世忠落井下石,这样至少可以保住一条命。可是,如果岳飞要真这么做了,那他还是我们崇敬的那个岳飞吗?
岳飞案后,韩世忠就此闭门不出,再不言兵。他又不傻,早意识到岳飞的死正是因为当初救了他。
当时南宋朝野上下,风声鹤唳,对“岳飞”二字讳莫如深,以至于把岳州改成纯州,岳阳军都改成了华荣军,可见这对昏君奸臣做了亏心事,也怕鬼敲门。
可他却给岳飞建了一座翠薇亭。
《射雕英雄传》中,就提及过翠薇亭,黄蓉给郭靖介绍,说这亭子是韩世忠立的,可上面题的却是岳飞的诗。可想而知,在秦桧当道的那些年,韩世忠给岳飞建亭子,到底是顶了多大的压力。
多少年后,韩世忠不准子孙参军,他的儿子韩彦直当了文官。
韩彦直把岳飞被人夺去的产业要了回来,还给了岳氏后代,当年参与诬陷岳飞的人也都一并处理了。——英雄惜英雄,岳飞当初救了韩世忠一命,韩家人做到了知恩图报。
可能世人都记得《满江红》,可我却更喜欢岳飞的另一首词: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举世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大英雄岳飞也曾经有过这般侠骨柔情,或许只有牛羊才会成群结队,猛兽却总是独行,而独行的勇士,则又总会是孤独而不被理解的。
战士战死了的时候,苍蝇们所首先发现的是他的缺点和伤痕,嘬着,营营地叫着,以为得意,以为比死了的战士更英雄。但是战士已经战死了,不再来挥去他们。于是乎苍蝇们即更其营营地叫,自以为倒是不朽的声音,因为它们的完全,远在战士之上。
然而,有缺点的战士终竟是战士,完美的苍蝇也终竟不过是苍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