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胡适演讲集 > 第5章 几个反理学的思想家7(第3页)

第5章 几个反理学的思想家7(第3页)

他六十二岁时曾主教肥乡漳南书院,他定下书院规模,略如下图:

不幸那一年漳水大涨,书院都没在水里。他叹曰,“天也!”遂辞归。他死时七十岁。

他的学派,人称为“颜氏学派”;又称为“颜李学派”,因为他的弟子李塨(刚主,生1659,死1733)颇能继续颜元的学派,传授于南北;颜元的名誉不大;李塨与方苞、毛奇龄等往来,传授的弟子也有很出名的(如程廷祚),故颜李并称。

颜元与李塨的著作有《颜李遗书》,《畿辅丛书》本。

《颜李全书》,北京四存学会本。

中国的哲学家之中,颜元可算是真正从农民阶级里出来的。他的思想是从乱离里经验出来的,从生活里阅历过来的。他是个农夫,又是个医生,这两种职业都是注重实习的,故他的思想以“习”字为主脑。他自己改号习斋,可见他的宗旨所在。他说:

仆妄谓性命之理不可讲也,虽讲,人亦不能听也,虽听,人亦不能醒也,虽醒,人亦不能行也。所可得而共讲之,共醒之,共行之者,性命之作用,如诗书六艺而已。即诗书六艺,亦非徒列坐讲听。要唯一讲即教习。习至难处来问,方再与讲。讲之功有限,习之功无已。……人之岁月精神有限;诵说中度一日,便习行中错一日;纸墨上多一分,便身世上少一分。……(《存学编》一,2)

所以他的《存学编》的宗旨只是要人明白“道不在诗书章句,学不在颖悟诵读,而期如孔门博文约礼,身实学之身实习之,终身不懈”。

学习什么呢?《尚书》里的六府:金,木,水,火,土,谷。

三事:正德,利用,厚生。

还有《周礼》里的三物:六德,——智,仁,圣,义,忠,和。

六行,——孝,友,睦,姻,任,恤。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这都是应学习的“物”,“格物”便是实地学习这些实物格字如“手格猛兽”之格,格便是“犯手去做”。

这些六府六艺似乎太粗浅,故宋明儒者鄙薄不为,偏要高谈性命之理。这正是魔道。颜元说:

学之亡也,亡其粗也。愿由粗以会其精。政之亡也,亡其迹也。愿崇迹以行其义。(《年谱》)

这真是重要的发明。宋明儒者不甘淡薄,要同禅宗和尚争玄斗妙,故走上空虚的死路。救弊之道只在挽回风气,叫人注重那粗的,浅的实迹。颜元又说:

孔子则只教人习事。迨见理于事,则已彻上彻下矣。(《存学编》)

宋儒的大病只是能静坐而不习事。朱子叙述他的先生李侗的生平,曾有一句话说:

先生居处有常,不作费力事。

这句话引起了颜元的大反对。颜元说:

只“不作费力事”五字,……将有宋大儒皆状出矣。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

天下事皆吾儒分内事。儒者不费力,谁费力乎?……夫讲读著述以明理,静坐主敬以养性,不肯作一费力事,虽曰口谈仁义,称述孔孟,其与释老之相去也几何?

(《存学编》二,13)

用“不作费力事”一个标准,来比较“犯手去做”的一个标准,我们便可以明白颜学与理学的根本大分别了。

颜元的思想很简单,很浅近。因为他痛恨那故意作玄谈的理学家。

谈天论性,聪明者如打诨猜拳,愚浊者如捉风听梦,……各自以为孔颜复出矣。(《存学编》一,1)

他也论“性”,但他只老老实实地承认性即是这个气质之性。

譬之目矣,……光明之理固是天命,眶疱睛皆是天命。更不必分何者是天命之性,何者是气质之性。

(《存性编》)

这便是一笔勾销了五百年的烂账,何等痛快!

人性不过如此,最重要的是教育,而教育的方法只是实习实做那有用的实事实物。颜元是个医生,故用学医作比喻:

譬之于医,《黄帝》,《素问》,《金匮》,《玉函》,所以明医理也。而疗疾救世则必诊脉,制药,针炙,摩砭为之力也。今有妄人者,止务览医书千百卷,熟读详说,以为予国手矣;视诊脉制药针炙摩砭,以为术家之粗,不足学也。书日博,识日精,一人倡之,举世效之。

岐黄盈天下,而天下之人病相枕,死相接也。可谓明医乎?

愚以为从事方脉,药饵,针炙,摩砭,疗疾救世者,所以为医也。读书,取以明此也。

若读尽医书而鄙视方脉,药饵,针炙,摩砭,妄人也。不惟非岐黄,并非医也。尚不如习一科,验一方者之为医也。读尽天下书而不习行六府六艺,文人也,非儒也,尚不如行一节,精一艺者之为儒也。(《存学编》一,10)

他在别处又用学琴作比喻: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