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胡适的哲学思想是什么 > 第16章 注释(第1页)

第16章 注释(第1页)

第16章注释

[1]1919年5月2日在江苏省教育会上的演讲,又题《胡适之演说实验主义》,原载1919年5月10日、11日《晨报副刊》。

[2]载1919年4月15日《新青年》第六卷第4号,收入1919年北京大学学术讲演会编印的学术讲演录《实验主义》。

[3]1929年6月3日在上海大同中学演讲的要点,胡适自记。载胡颂平编撰《胡适之先生年谱长编初稿》第3册。

[4]1952年12月3日、8日在台湾省立师范学院的演讲,分别刊于演讲次日的台北《中央日报》。

[5]原载1925年5月31日《国闻周报》第二卷第20期。明宵记录。

[6]1921年在商务印书馆开办的国语讲习所的讲演,则华超记录。刊于1921年11月20日《教育杂志》第十三卷第11号。

[7]1927年12月在上海同文书院的讲演稿,载1928年1月25日至2月15日《贡献》旬刊第6至8号。

[8]原文如此。

[9]原文如此。

[10]原文如此。

[11]1933年7月在美国芝加哥大学Haskell基金会主办的宗教学术演讲会上的讲说,原名为“TheTaskofism。”载入1934年芝加哥大学出版的ModernTrendsinWions(《各大宗教的新趋势》)一书。1970年10月由徐高阮中译。

[12]译者注:“胡先生在第一次说话里声明他不是任何宗教的信徒,只是研究中国智识及宗教史的一个学人,见《各大宗教的新趋势》第五章。”

[13]1935年1月12日在广西梧州中山纪念堂的讲演词,梁明政笔记。载1935年1月22日至25日《梧州日报》,收入黄山书社1994年12月版《胡适遗稿及秘藏书信》第12册。

[14]1937年在“庐山暑期训练团”的讲演稿,载入1941年7月16日香港《文史杂志》第一卷第8期。

[15]1945年接受哈佛大学“殷格索讲座”(IngersollLecture)的邀请发表的讲演,同年刊于《哈佛大学神学院院刊》,题为Theotalityi。1963年12月由杨君实中译。

[16]译者按:此系指《殷历谱》下编卷九《日谱》,依彦堂师商纣王帝辛纪年应为1174~1111B。C。

[17]见《诗·大雅·大明》。

[18]见《大雅·文王》。

[19]见《大雅·文王》。

[20]见《大雅·文王》。

[21]此段包括《仪礼》及《札记》两段记载的内容。《仪礼·士丧礼》:“死于适室……复者一人,以爵弁服簪裳于衣左……升自前东荣中屋!北而招以衣曰:皋、某、复!三,降底于前……升自阼阶以衣尸……奠脯醢醴酒。”《礼记·礼运》:“……及其死也,升屋而号告曰:皋、某、复。然后,饭腥而黄熟。”

[22]陈槃谨案文二年《左传》:“大事与大庙,跻僖公,逆祝也(杜解:僖是闵兄,不得为父子。尝为臣,位应在下。令居闵上,故曰逆祝)。于是夏父弗忌为宗伯尊僖公,且明见曰:吾见新鬼大,故鬼小。先大后小,顺也(解:新鬼,僖公,既为兄,死时年又长。故鬼,闵公,死时年少。弗忌明言其所见)。”依旧说,则僖公于闵公为兄,故其死也为鬼大。闵公为弟,故其死也为鬼小。亦即鬼之大小视其人之长少,不关新故。此说胡先生所不取,然读者详焉可也。——译者

[23]此弟子是子路。

[24]即指子贡。

[25]见《梁书》卷四十二《范缜传·神灭论》。

[26]见《左传》襄二十四年。

[27]1947年6月在北京辅仁大学的演讲,原载1947年6月《学风》第一卷第6号;收入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胡适文集》第12册。

[28]1954年3月12日在台湾大学的演讲,原载1954年4月1日《自由中国》第10卷第7期。

[29]1959年7月胡适在夏威夷大学主办的第三届“东西方哲学家会议”上宣读的论文。论文原题:TheRighttoDoubtieseThought,徐高阮译。收入第三届东西哲学家会议的论文集《东西哲学与文化》(Philosophyaa,夏威夷大学1962年版)。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