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人民是真正的 > 属羊的人命不好凭什么(第2页)

属羊的人命不好凭什么(第2页)

《金瓶梅》第六十二回《潘道士法遣黄巾士,西门庆大哭李瓶儿》。李瓶儿暴病身亡,西门庆请了位姓徐的阴阳先生批书。徐先生告诉西门庆,说李瓶儿前世是滨州王家的一个男人,打死了一只怀胎的母羊,所以今世罚做女人,还要罚她属羊。虽然她命里能有贵夫,但是体弱多病,生儿子会夭折,主生气疾而死。

虽然《金瓶梅》是宋代背景,但里面的描写反映的都是明代生活细节。从这一回的描写可知,女子前世作了孽,今生要遭受的惩罚居然是让她属羊。可见在明人观念里,属羊已经不算什么好事。

咱们再往前找,在明前的历史记录里,这种提法就几乎没有了。所以基本上可以锁定,“属羊不吉”在明代才开始流传。

但这并没有解决最初的问题:为什么是羊?为什么女子属羊如此不吉利?

陇东学院从事民俗学研究的刘瑞明老师,曾经对这个问题做了专门考证:《属羊的人为什么命苦》。追根溯源,直指另外一个命理专业——相术。

相术是一门古老的技艺,也叫相人术,能通过人的相貌仪容来判断命运。《大戴礼记》记曰:“昔尧取人以状,舜取人以色,禹取人以言。”可见这门手艺源远流长。

唐初有一位相士,叫张憬藏。这个人的相术厉害到了什么程度呢?据说能和《推背图》的作者袁天罡旗鼓相当。有一次,张憬藏见到一名叫裴珪的官员。裴珪请出小妾赵氏,让他相一下。张憬藏实话实说:“夫人目修缓,法曰‘豕视**’,又曰‘目有四白,五夫守宅’,夫人且得罪。”总之是不安分的命。后来赵氏果然红杏出墙,被捉了奸,一如应验。

这个故事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特别重要的源流线索。

“豕视**”指看人如猪,喜欢仰视,典出《战国策》。不过这与话题无关,不去深入考究。

咱们单说说“目有四白”。

“目有四白”,说的是人的眼白多,瞳孔小,眼珠转一圈,上下左右都有白的。这个典故出自汉代王符的《潜夫论》。里面有一篇专讲相术,特意提到“巽,为人多白眼。相扬四白者,兵死。”王符认为眼白多的人,会死于兵刃之争。

这种很不吉利的面相特点,被《潜夫论》称为“四白”,但并未特指女性。

到了张憬藏的时代,“目有四白”后面多了一句话:“五夫守宅”——那就是五位姘头在宅里,何等**!于是这种四白面相遂成为女子专属,用以专称**妇。到了宋代,李昉在《太平广记》里明确提出了定义:“**妇人,目有四白,五夫守宅。”

但在唐宋之间,除了这种正统解释之外,“目有四白、五夫守宅”这个术语还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

有人把这个理解为一个女人先后嫁了五任老公,那前四任发生了什么?自然是死了,结果“五夫守宅”又开始有了克夫的涵义。比如在五代王朴的《太清神鉴》里,出现了这样的提法:“羊睛四白定孤孀。”不光把“四白”和“孤孀”联系到一起,也第一次提出了一个比喻:四白之眼,就像是羊的眼睛。

从这时候开始,“四白”之眼同时具备了双重含义:**;克夫,还多了一个称呼:“羊睛”。

金代的张行简有《人伦大统赋》一部,号称集前代研究之大成。《四库全书》一共只收了四部相术书,排名第一个就是它,在相术界的地位不问可知。

在《人伦大统赋》里,张行简进一步更详细地阐释了王朴的理论。他写了这么一句:“犬羊鹅鸭何足算,鸡鼠猴蛇奚可凭。”这里的犬羊鹅鸭指代四种眼睛:犬眼荒**,羊眼招祸,鹅鸭之眼不善终。所谓的“羊眼”,眼珠淡黑微黄,瞳孔散漫无神,四边眼白多,看人的时候低声下气,永远显得无精打采,像羊在看人——关于这个特征,有一个专有名词,叫做“羊目四白”,主贫破。

于是在这部教科书里,“四白”兼具了“**”和“孤贫家破”两种涵义,还和羊明确联系到了一起。相术界的超级权威相书《麻衣神相》(此书托名北宋陈抟的老师所著,但大规模刊行要在元末),将张行简的理论全盘继承并作了总结:

“目如羊目,相刑骨肉;羊目四白,奸夫入宅。”

从此以后,女子与羊之间,成了一对不吉利的本体和喻体。

从明初开始,这个说法呈现出一个有趣的现象。在专业领域,相士们继续秉承《人伦大统赋》、《麻衣神相》的理论,比如《人伦广鉴集说》里就说:“羊目流四白,刑妻及哭男”。

可与此同时,民间传着传着,却变了味道。从《金瓶梅》、《耳目日书》这类小说类、民俗类的著作可以看到,本来是“眼睛像羊的女子命不好”,不知怎么就传成了“属羊的女子命不好”,羊从面相向属相发生了概念迁移。

为什么会发生概念迁移?原因很简单。中国民间传统最喜欢以物相类,强行比附。十二生肖里,属龙者必然贵不可言,属蛇者多心存险诈,属牛者稳重,属马者远行,属老虎的不能和属羊的结婚,避免羊入虎口——反正本命属相有什么特性,人就会具备了什么特点,典型的望兽生意。

既然四白的羊眼不吉利,那么属羊的人,一定也会继承这双不吉利的羊眼吧?概念迁移背后的原因,就是这么个荒唐的逻辑。所谓“女命北以属羊为劣,南以属虎为凶”,即从此时开始流传,绵延明、清两代,深深固化到了民俗观念中去。

这种比附非常荒唐,对此清代李汝珍已有驳斥:“人值未年而生,何至比之于羊?寅年而生又何至竟变为虎?——且世间惧内之人,未必皆系属虎之妇,况鼠好偷窃,蛇最阴毒,那属鼠、属蛇的,岂皆偷窃、阴毒之辈?龙为四灵之一,自然莫贵于此,岂辰年所生,都是贵命?此皆愚民无知,造此谬论,往往读书人亦染此风,殊为可笑。”

顺带一提,李汝珍本人就属羊。

可惜像李汝珍那样的明白人毕竟太少。没办法,古代民众文化程度太低,他们根本不懂逻辑,也不关心真伪,只要一个传说具备了惊悚要素、又有警示作用,且通俗易懂,他们就会乐此不疲地传播。其流转速度之快,和时下微信朋友圈差不多。

时间一长,误会成了谣言,谣言又成了习俗,一代一代坚持下去,很快便可称之为传统——比如正月剃头、比如属羊不吉。

到了晚清,发生了一件大事,给这个说法推波助澜,让它在民间影响更加根深蒂固。

晚清最著名的历史事件之一,是太平天国运动,足足席卷了清廷的半壁江山,深刻地影响了晚清政局。太平天国何以闹起如此规模?有那精通命理数术的先生做事后诸葛亮,屈指一算,算出一个弥天大祸。

中华以十天干、十二地支为纪年,轮换循环,每六十年为一甲子。其中有两个相联的年份,特别不吉利——丙午、丁未。只要挨上这两年中的任何一年,必有大乱,叫做“丙午丁未之厄”。丙、丁、未皆五行属火,火色为红;未是羊年——所以这个劫数又叫做红羊劫。

有人统计过,刘邦驾崩、王莽篡位、五胡乱华、则天称帝、安史之乱、靖康之耻等等重大国难,都是在丙午年或丁未年发生的。

可是,太平天国爆发是在1851年,丁亥猪年,跟丙午、丁未没关系。没事,咱们可以附会。太平天国的两大首领是谁?洪秀全,杨秀清,洪杨洪杨,那不就是红羊嘛。

到底是谁最先把这两件事联系到一起,已不可考。我目前查到的,是一位同治年的兵部主事,叫陈作霖。他有一次路过南京,写了首诗感慨:金陵古大都,形胜天下甲,我朝设驻防,尙存封建法。哀哉咸丰初,惨值红羊劫,妇孺无子遗,白骨互枕压。

从他的诗作可知,太平天国是红羊劫的说法,在同时代已开始流传。

别看这个附会荒诞不经,可大家都当回事。清末唐才常成立自立会反清,提出的口号就是:“万象阴霾打不开,红羊劫日运相催,顶天立地奇男子,要把乾坤扭转来。”意思是我们要向太平天国学习,誓要扭转乾坤。

红羊劫里有个羊字,代指未年。老百姓们想起“属羊不吉”的老传统,越想越觉得有道理。你看,羊年屡屡出大事,连长毛都闹这么大,这羊年还真是祸事连连。老祖宗说羊年出生不吉利,难道还有错了?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