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虚像和实像的区别是 > 第九章(第4页)

第九章(第4页)

郝宁想打消她的疑虑。“你钻进牛角尖了,Viki,这两件事并不矛盾。”

他牢记金主编的提醒,何薇绮进门之后,特意让她不要关上办公室的门,而是留道缝隙。这道缝隙彻底削弱了他们的亲密感,郝宁没像以前那样坐在她身边的椅子上,而是与她相对而坐,中间隔着办公桌。桌面收拾得很整齐,几乎没有杂物,和何薇绮乱糟糟的桌面形成鲜明对比。郝宁双手交叉,胳膊架在桌子上,脸上一如既往地挂着微笑。

“明显是矛盾的。”何薇绮嘟囔着。

郝宁摇摇头。“你一直到找到那个叫肖敏的网友之前,都没有错。”主任边说边笑了,“顺便提一句,你的朋友电脑水平很高,能够从过去的电子数据中找到这么细微的线索。”

何薇绮隐藏了武家平的存在,她的本意是不想在文章里提到这个游走在黑白之间的边缘行业,担心会影响到报道的发表,所以武家平的大部分想法都过渡到了自己名下,而必须请外援的地方,则含糊地以朋友相称。因此,在郝宁看到的那篇被废弃的文章里,是何薇绮发现的钱叶的追星对象是祥凯,并意识到可以从过去的论坛找到线索,为此特意邀请朋友在赛博空间中寻找证据。

“是啊,他很厉害的。”何薇绮含糊地应道,然后迅速岔开话题,“那后面我错在哪里了?”

郝宁的表情活像是吃到了金丝雀的猫。“你心里非常清楚。”

“我吗?”何薇绮吃了一惊,事实上她自己并不知道。

“你的思维固定了,你以为这些都是你自己发现的线索,沿着线索一步步找寻下来,得到的就是正确的结论。然而事实并非如此。”郝宁循循善诱道。

“你是说,她骗了我,对吗?”

“是的。”

肖敏为什么要骗她?何薇绮之前也未曾找到答案,对方不求名不求利,所做的一切仅仅是为了愚弄自己吗?

“当然不只是她一个人,”郝宁用手轻轻点点自己的太阳穴,“动动脑子,Viki。”

还有谁?难道是武家平?他意识到自己找不到钱叶了,所以拉上外行的演员,在她面前演了一场自杀大戏,诉求是让她赶快付全款?

何薇绮突然明白过来谁是这一切的幕后黑手。她长出了一口气,缓缓说出那个名字。“是钱叶。”后面的故事突然通顺了,“因为钱叶不想被找到啊。当年她和肖敏是好朋友,肖敏帮助钱叶在K市生活下来。十年后,肖敏突然接到电话,得知有人在找钱叶。她肯定第一时间告诉自己的闺密,而钱叶知道自己铸下大错,不想被曝光,于是她们两个想出一个非常简单的方法——”什么自杀、跳河,全都是假的,“诈死。肖敏出马,在我面前大肆渲染了一番钱叶自杀的故事,我误以为发现真相,就此放弃追踪,这样始作俑者就可以安然地逃出生天。”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脑中的思路突然开阔起来,“难怪肖敏非常着急要和我们见面,同时要求在文章中不留名,也不许录音;她到电子加工厂附近,担心被跟踪,所以迟迟不动,应该是要去找钱叶庆祝欺骗成功;她用来当证据的那张票根是真的,说不定就是被钱叶当成宝贝的那张呢。可是……”说着她卡了壳,“等一下,有点不对劲。嗯,为什么钱叶会辞职?她们不是已经骗过我了吗?”

“这正说明她们有勾结。在你采访肖敏之后,钱叶立即辞职。这说明她们非常警惕,一有风吹草动,意识到风险迫近,就迅速离开。反正这样的工作,随处可以找到。”

“也是。”可惜自己的调查行动打草惊蛇,让钱叶有了准备时间,可以从容离开。何薇绮不清楚她会去往何处,但是可以肯定,她一定会逃到K市之外。她远离了K市,何薇绮各种熟人构成的关系网,不知道还能不能发挥作用了。

换句话说,还能不能找到钱叶的行踪?

“可是现在钱叶消失了,没有留下线索。”

“不,留下了很多。”

“电话也停机了,人也跑了……”看到郝宁如此乐观,她咽下了后半句。

“可是肖敏还在。”郝宁笑得更开心了,“你有她的联系方式,不是吗?你现在有了两个目标,一个是钱叶,另一个是肖敏。无论抓住她们之中的哪一个,另一个也会‘落网’。”

话倒是没错,只是有个小问题——肖敏的联系方式在武家平手上。而她刚刚痛骂过武家平一番,把关系搞僵了。再等等,至少等他气消了,再找他要比较好。

“没关系,你已经做得非常好了。”郝宁满意地夸奖她,“距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加油,Viki,我也会帮忙的。”

于是在这次的稿件里,她只写到追查到钱叶最后的行踪在K市郊外的电子加工厂,以及各方人士对钱叶的评价。因为篇幅,何薇绮没有提及肖敏和票根,也没有提到武家平和他的黑客团队;为了人物的完整性,她剪裁了采访内容,排除了部分矛盾的情形。最终展示在读者面前的,依然是一个阴晴不定、有着诸多缺点、恐惧与孤独交织、一直没有长大的小女孩。

按照惯例,郝宁帮的忙只是把题目修改成一个长句——《消失女孩的命运是成为厂妹,害苦家人却换得孤苦人生,父母哀求她回头是岸,不要漂泊四海祸及他人》。

以及作者是郝宁,“何薇绮”三个字仍然只出现在“协助者”里。

主任解释说,她作为全程参与的人员也看到了,虽然有了重大发现,但是也有巨大的纰漏。署名不单单是荣誉,更是责任。如果将来这篇报道出了问题,让她来承担责任,是他不愿意看到的。所以他才没有署上她的名字,一旦有问题,责任都是他一个人的。

主编也不希望署何薇绮的名字,因为对她一直有看法。不过,郝宁保证下一次一定会让她出现在并列作者的位置上。

郝宁没有兑现诺言。

因为他已经失去机会兑现任何诺言。

独立办公室的直属上司连续几天不出现,大家都习以为常,没有当回事。这个月的刊物已经上架销售,大家得到几天的喘息时间,从下印厂前的紧张忙碌中解脱出来。这期间,亟须请示领导的事情相对较少,外加郝宁以前也经常有不在办公室的先例,他的消失没有引起大家的怀疑。

直到郝宁的邻居忍受不了剧烈的臭味报了警,警察逐一排查才发现,他已经成了一具尸体。根据尸体被发现时的状态推测,他应该是死于四天前,也就是8月8日。死因是被刺了几刀,其中一刀正中要害,登时丧命。从案发的地点,也就是郝宁家的客厅来看,凶手是怀着杀意而来,与郝宁的交流主要围绕在大门附近展开,应该交流不多,并且没有被邀请进屋。也就是说,郝宁刚开门不久,凶手就痛下杀手,随后在屋子里翻找,也许是真的在找,也许只是故布疑阵,总之屋子被翻乱了,具体少了什么,还需要另一位屋主进行判断。凶手完成了这些步骤后,迅速离开。该社区没有装备监控系统,因此凶手的行踪尚不明朗。

这些情况,何薇绮都是听警察说的。听这些描述的时候,她并非作为记者对警察进行案件采访,而是作为关系人受到了警察的讯问。

她之所以被卷进来,是因为她以为郝宁的住址尽人皆知,事实上并非如此。

郝宁入职时填过家庭住址,但是时间已久,他早已搬离原址;填表只是形式,没有人具体核实。其他同事和郝宁见面,除了在工作地点,皆是在出差、聚餐、团建等场合,从没有去家里拜访过,顶多知道在哪个小区。

警方因此向她多询问了些情况。坐在讯问室的椅子上,面对板着脸的警察,对方还未开口,忐忑不安的何薇绮就恨不得像倒豆子一般,把知道的情况都说出来:他经常消失几天,大家见怪不怪;他和她调查过的、正在进行的、将要进行的报道,他曾经异想天开的方案,他对她的安抚和激励,他答应她的署名位置;她完全不知道这几天他干了什么;他没有和她联系过……还有他和她的婚外情。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