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虚像和实像的区别是 > 第一章(第5页)

第一章(第5页)

听完叶遥的经历,何薇绮倒吸了一口凉气。“他们怎么能这么做!”她愤愤不平地说,“竟然把责任都推到你身上,太过分了。他们还有没有点廉耻!”

“不是这样。”叶遥苦笑着喝干了杯中酒,“他们如果心中没有正义感,完全可以把报道压下来,一个字都不发,可是他们还是发了。”

“可是,把你当成替罪羊,这也太不公平了。”

“表面上承担责任的是我,其实从主编到各级领导也承受了不少压力,只是不像我这么明显罢了。”

“肯定还有比辞退更好的办法,明明师兄能力这么强,还很勇敢。”

“其实他们是在保护我。还以‘开除’为名赔给我一笔钱。”叶遥突然变得开心,他咧嘴笑了,“不当记者的话,我的女朋友也挺开心。她在社保局当公务员,之前就觉得我干这行很危险,现在她放心多了。”

何薇绮心里还是不舒服,《声援》杂志社编辑部里的领导对待叶遥还算仁义;可是作为新闻从业人员,他们还是缺乏起码的道德。

在两人的沉默中,叶遥不知何时又倒满了一杯,一饮而尽,就好像后面要说的话需要足量的酒精才能提供足够的勇气一般。

“其实吧,如果不发表,我也一样会离开的,它已经不符合我的道德观了。现在更好了,”叶遥在笑,可是何薇绮觉得他在哭,“我可以自豪地说,我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带来了公平和正义,虽然规模不怎么大。”

“理想”两个字突然在她的脑中激**。长久以来,她所有的“理想”,不过是将父母的意见灌输到自己的脑中,即使偶尔叛逆,也早早被扼杀。这时,她才明白,她可以有为之奋斗的信念,也应该有、必须有。

“公平和正义”远远比“女孩子读什么理科”“考上公务员就稳定了”“找个有房的男人结婚”“辅导孩子考个好学校”……重要。

也更有价值。

并非仅仅是这个理想本身有价值,而是她可以实现作为“人”的价值。

即使她没法设计建造出高楼大厦,她依然有价值。

她向叶遥打听了不少关于新闻的知识。叶遥也知无不言,把知道的信息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她,最后甚至还给了她《声援》的熟人的联系方式。

毕业后,她如愿进入《声援》杂志社,成了一名记者。

就在不久前,她更是全程参与“罕见病网络交流区被卖”事件的调查和撰写工作。这篇报道改变了——至少是改善了——病人们的命运。

“千寻”网络公司在网上设立交流区,其中一个是关于某种罕见病的,聚集了几千人。他们或是病人,或是病人家属,备受罕见病的困扰。这个微不足道的交流区,既是他们沟通分享病情的地方,也可以让他们抱团取暖,是他们在疾病困扰下少有的安全区、疏通阀。

原先的交流区管理员,同样是一位罕见病患者。他最初仅仅是把这里当作几个病友跨越距离的交流空间。随着网络的发展,这里聚集的人越来越多,俨然成了全国最大的罕见病交流区。果不其然,有骗子盯上了这里。

这块肉太肥了。毕竟不是每一个病人都能对治病救人的方法了如指掌,一旦陷入病急乱投医的困境中,什么偏方秘药、康复诀窍,只要能活命,不管对方说什么,悉数照办。显然这些办法都治不了病,更糟糕的是会加重病情。管理员秉持为病友解难的原则,将骗子悉数驱逐。

那些诈骗艺术家当然不会善罢甘休,他们一招不成就又来一招:找到“千寻”网络公司,直接花重金买下了管理员的位置。“千寻”网络公司前脚收了真金白银,后脚就把原来的管理员全部罢免,让骗子上位。骗子投了资,就开始想着牟利。转瞬间,交流区里充斥着无数假药,无力分辨的病友们接连受骗。

这件事在短短几天内发酵,成为网上热议的话题,《声援》也加入其中。接下这个题目的郝宁和何薇绮义愤填膺,然而受专业所限,无力分辨药品和治疗方式的有效性。他们在网上发消息询问各路专家,可惜回消息的都是顶着“专家”名号的江湖郎中,一问及专业知识,立刻顾左右而言他。

难道没有别的办法了吗?

郝宁突然一拍脑门:“Viki,拿上医保卡,去医院挂号,就挂罕见病的科室。”

“啊?”何薇绮搞不清郝宁要做什么,心想她又没病,“他看不出我有病啊,怎么开药方?”

“谁让你去看病……带上名片,只要挂了号,你就有一分钟和大夫面对面。简明扼要地把情况告诉他。要是他感兴趣,就让他联系你。”

何薇绮将信将疑,不过也实在没有别的办法了,调查陷入僵局,就死马当活马医吧。她揣上名片夹去医院,没想到才去了三家,就找到一位专家。专家一听有人骗到患者头上,就气不打一处来,要不是当时后面还有病人等着,恨不得当场就跟她一块儿走。

在这位专家的帮助下,他们把交流区的情况摸得一清二楚。毫无疑问,里面绝大多数都是诈骗信息,占比极少的有价值的资料必然被淹没在垃圾信息的海洋之中。专家将骗子的帖子逐条驳斥。

随着报道越来越多,“千寻”网络公司在负面舆论压力之下,终于做出决定,撤下了骗子管理员,将管理权移交给专业医疗团队;同时承诺,将彻查同类交流区,避免出现类似状况。

得到了这个好消息之后,何薇绮忍不住流下了热泪。报道真的可以帮助别人。

这条路她选对了。

以及,郝主任还真有两下子。

郝宁三十多岁,也许是吃了以前经常出门跑新闻的红利,身材还说得过去,只是现在窝在办公室里,有发福的迹象;容貌可以说中上,初看不觉得英俊,看久了也没有不适。平心而论,比何薇绮心仪的类型老了十岁。

况且他已经结婚了,巨大的结婚照就挂在他家的客厅墙面上。

“哦,你还在看这个。”郝宁轻描淡写地说着,笑了笑,“明天我就把它撤了,反正我们也快离婚了。”

何薇绮心想,他这么说过三次了,都是在同样的场合。

快晚上十点半了,饭局结束后,她被郝宁拉到了他家。郝宁拿出了一瓶矿泉水,自顾自地一口喝干,这才想起问何薇绮是否也要。何薇绮一声不吭,双臂交叉坐进沙发里。

“别当回事了,谁都经历过这个阶段。”说着,郝宁坐在她旁边,轻声安抚道,“我被毙掉的选题,没有几百也有几十啦。至少一半是因为外面有人施加压力。这很正常。你这次还好,最起码他们没来硬的。”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