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神魄记忆的超凡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
一目十行,过目不忘。
至于原文的注释理解,则要结合各种注本来分析。
那属于第二阶段。
最后还有一个阶段,就是通读各种成文,也就是历朝历代各位举人进士考中的文章。
这些文章不仅限于陈氏宗族的,还有其他人的,通过各种渠道收集罗列在此,成为后辈子弟学习的范文。
如此多的书,简直汗牛充栋,想要一一读完,不知要耗费多少岁月光阴才行,故而有“皓首穷经”一词。
而陈晋当下只得那么两三个月的时间而已。
时不我待,所以他看得很快。
这几乎不是读书,而是翻书了。
一页翻一页,不用多久,就翻完一本,然后去换另一本。
上午第一个时辰内,竟看过了足足十二本。
如此频繁的换书节奏,如此反常的行为,自是引起负责登记的老学究注意。
他叫住陈晋:“你到底在做什么?三心两意,换来换去,这般心态来读甚书?”
陈晋回答:“我是看完了才换新的。”
老学究冷笑一声:“看完了?简直大言不惭。你若再这样无理取闹,拿老夫消遣,我便赶你出去。”
陈晋说道:“老丈若是不信,可来考核一二。”
老学究打量他一眼,当即出题:“你说拿去的书都看完了,刚才那本《尚子论书》第八页写的什么?”
陈晋稍一思量,然后背诵出来,一字不差。
老学究一愣神:“第十六页的内容呢?”
陈晋依然对答如流。
老学究仍不死心,立刻换了另一本,接连考过三题,但还是考不住陈晋:
“怎么可能?”
其目光都变得有些呆滞:难道对方以前早已熟读于心,而今来,只是温故知新?
可没道理的。
老学究坐守藏书楼一楼已经数十年,对于“陈晋”这个名字颇为陌生,今天才有些印象。
除非陈晋家学渊博,出身不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