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必须回应。”一位独立董事坚持,“否则海外市场将全面封锁。”
林正阳没有立刻反驳。他让人调出了过去五年所有海外项目的执行报告,然后在大屏幕上投出一张地图:红线标注的是正阳参与建设的社区医院,蓝线是教育站点,绿线是清洁能源设施,黄点则是由当地青年独立运营的技术服务中心。
“他们想用意识形态划界。”他说,“但我们用事实画图。”
第二天,正阳官网发布《技术人权白皮书》,明确提出三大原则:
一、每个人都有权获得拯救生命的科技;
二、每项创新都应服务于公共福祉而非资本垄断;
三、技术中立不存在,真正的中立在于选择为谁服务。
文件末尾附上了两千三百七十六个真实案例,涵盖六大洲、一百零三个国家。其中包括一名尼日利亚女孩通过X3车载课堂考上大学的故事,一名叙利亚难民用“家书键”找回失散亲人录音的瞬间,以及智利矿难中,X3凭借毫米波雷达穿透百米岩层定位幸存者的全过程。
联合国秘书长亲自致函:“这份文件,或许将成为未来数字文明的奠基文本。”
风波未平,另一场危机悄然逼近。
青海盐湖提锂基地传来警报:某种未知病毒侵入生产控制系统,导致自动化结晶流程紊乱,多条产线濒临瘫痪。初步调查显示,攻击代码中含有典型的北约战术网络战特征,且使用了尚未公开的零日漏洞。
林正阳立即下令启用“熔断机制”??所有关键工业节点转入离线运行状态,由徐师傅带领的老工匠团队手工接管精密阀门调控。这群平均年龄五十八岁的老师傅,在零下十度的高原夜晚,穿着厚重棉服,凭经验与手感维持着全国八成新能源电池原料的供应稳定。
“机器可以被黑。”徐师傅搓着手呵气取暖,“但人的手艺,他们抄不了。”
一周后,反击开始。正阳网络安全组联合国家CERT,顺藤摸瓜锁定攻击源头??竟是某国际环保组织下属的“数字正义联盟”,该组织长期接受欧美基金会资助,打着“监督资源开采”的旗号实施定向破坏。
事件曝光后,全球哗然。多个欧洲国家宣布切断对该组织的资金支持。而正阳则做出惊人决定:**将全套提锂自动化防护系统无偿开放给所有发展中国家使用,并承诺十年内提供免费升级维护。**
“资源不该成为枷锁。”林正阳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们可以自己挖矿,但我们更希望别人也能站起来挖。”
春天再次降临松山湖。樱花盛开之际,“赤心伙伴计划”迎来第二批学员交换仪式。这一次,来自德国、日本、巴西、埃及的年轻人将深入中国乡镇,与本地工程师共同完成一项任务:为残障儿童定制专属出行方案。
其中一对搭档引人注目:德国机械师卡尔与云南傈僳族姑娘阿妮。两人语言不通,却靠着“赤心OS”的实时协作界面,仅用两周时间就设计出一款可语音控制、地形自适应的微型电动轮椅。试驾当天,一名患有脊髓性肌萎缩症的小男孩第一次独自驶过操场,笑着喊出人生第一个完整的句子:“我要去上学!”
全场掌声雷动。
林正阳悄悄退到场外,拨通了母亲的电话。
“妈,你还记得小时候我说要造一辆谁都修得起的车吗?”
电话那头传来熟悉的笑声:“记得啊,那时候你连螺丝刀都拿不稳。”
“现在不一样了。”他望着远处忙碌的身影,“我们不但造出来了,还教会了别人一起造。”
挂掉电话,他打开“万象中枢”的全局视图。此刻,全球共有三千二百一十万台X3在线运行,平均每秒钟产生十七万条有效交互数据,其中有六千次是“家书键”的亲情通话,三百次是紧急医疗调度,还有一次,是一位孤独老人对着空房间说:“儿子,今天我吃了你爱吃的红烧肉。”
AI忠实记录,永不遗忘。
他知道,这条路还很长。前方仍有封锁、误解、背叛与牺牲。但他也清楚,只要还有一个人愿意相信科技可以向善,就有千万人愿意为之奋斗。
夜幕降临,松山湖畔的研究院亮起灯火。林正阳走上天台,手中仍是那杯凉透的茶。
手机震动,新消息到来。是赵晓雯发来的照片:她和艾尔肯抱着刚出生的儿子,背景是新疆吐鲁番的光伏农场。孩子的小手上戴着一枚特制手环??那是“赤心”系统的最小终端,能监测体温、心率,并在异常时自动呼叫最近的X3。
配文只有短短一句:“他的第一份守护,来自你。”
林正阳笑了。
他打开录音功能,再次按下“家书键”。
“各位朋友,无论你现在身处何地,无论你正经历什么,请记住:总有一辆车,在等着为你点亮一盏灯。”
发送。
刹那间,从东莞到迪拜,从冰岛到内罗毕,无数X3同时亮起柔和的蓝光,喇叭里传出他温和的声音:
**“我很好,别担心。”**
风起了,吹散了茶杯上方最后一缕余温。
但有些东西,早已不再需要热度来证明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