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垚在白板面前时而停下来,时而计算的样子让郑阳有些担心了。
他看了看表,这都计算了三个小时了,骆垚再这么下去,身体受得了吗?
他不得不出声:“骆工,你先休息下,我们等会儿再开始吧?”
骆垚依旧没有理他。
郑阳正要走上前,继续提醒骆垚的时候,骆垚终于停笔了。
他捏着油漆笔,指着白板上的模型,说:“根据动力学计算可知,在月面行走时,下肢关节的需用力矩范围分别为[-3。76,4。77]Nm和[-6。05,13。1]Nm。”
“这意味着,外骨骼太空服在月球表面行走时,其下肢关节需要提供和承受特定的力矩,才能保证宇航员行走的稳定性和舒适性,然而,仿真结果却与理论计算存在明显的差异。”
“同样,在下蹲站起时,下肢关节的需用力矩范围也经过精确计算,分别为[1。31,2。29]Nm和[1。29,12。01]Nm,这一数据反映了宇航员在进行下蹲站起动作时,外骨骼太空服应提供的支撑力矩范围,然而,在实际仿真中,这一力矩范围并未得到准确体现。”
“在站立转移样品时,上肢关节的需用力矩范围分别为[9。32,12。42]Nm和[4。53,6。25]Nm,这一数据表明,在进行精细操作时,外骨骼太空服的上肢关节需要提供足够的力矩来支持宇航员的动作。”
“但我看了仿真测试当中的数据,这一力矩的传递和分配也并未达到预期效果。”
研究员们听到这话后,脸上开始泛起了红。
一个顶尖科学家当众指出他们的问题,这简直就是让他们直面他们与骆垚的差距。
他们现在只有一个感受。
那就是太!难!受了!
骆垚根本就没在乎其他人,他现在整个人就很无语。
建模这种东西弄错了,那还算什么?
“经过深入分析,我们可以发现理论计算与仿真结果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建模过程中的误差,在构建关节助力外骨骼机器人模型时,各构件的重心位置、转动惯量、装配等都存在一定的误差。”
“这些误差虽然看似微小,但在复杂的动力学计算中,它们会被放大,从而导致仿真结果与理论计算存在显著差异。”
“利用处理过的运动数据所建立的驱动函数也带来了误差,虽然这些数据已经经过精心处理,但仍然存在一些噪声和异常值,这些都会对驱动函数的准确性产生影响。”
“你们现在要做的就是重新审查和优化建模过程,尤其是对各构件的物理属性和运动数据的处理。”
“只有通过精细的建模和准确的数据处理,才能确保外骨骼太空服在月球表面的行走和操作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
“因为你们研究的东西,是要上太空的。”
“还有,你们笨,别怪人工智能。”
研究员们要哭了。
他们这才反应过来,骆垚好像是在替小苔藓找场子!
骆垚这种级别的人跟他们指点问题,他们其实应该高兴才对,但他们现在只觉得丢脸。
小齐更是难受地说:“谢谢骆工指导,如果不是你,我们肯定还有很久才会发现问题。”
骆垚认真地说:“也有可能你们发现不了问题,这个问题需要涉及到数学、物理、动力学等多个领域,你们搞不定。”
“我认为,华国能搞定的,也没几个。”
研究员们沉默,心想这话绝对是他们听错了!
大名鼎鼎的骆院士怎么会说出这种不谦虚的话来?
“好了,模型给你们搭建好了,你们一会儿让小苔藓扫进去,她用我这套应该问题。”
众人连忙点头。
骆垚交待完后,本来想继续看看系统,结果他发现他饿了。
郑阳得知骆垚饿了,连忙打电话让食堂准备新鲜的饭菜。
“郑院,不用那么麻烦,我有什么吃什么。”
郑阳没同意:“那不行,你一天工作量大,需要好好补充营养才行。”
骆垚郁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