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青研究的是基因芯片,所以本次测试也和基因芯片有关系。
仿真测试开始,夏青站在不熟悉的实验室环境中,面对着一名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病人。
夏青首先细致地查看了由旁边的人递上来的志愿者病人检查报告,确定取脑脊液的最佳位置和方式,她轻声安抚着病人,使其保持稳定的姿势。
随后,她熟练地指挥着旁边的研究员操作着工具,小心翼翼地从病人的腰椎部位穿刺,缓慢地抽取脑脊液。
整个过程中,夏青的动作既迅速又准确,每一个细节都处理得恰到好处,她时刻注意着病人的反应,确保操作的安全和舒适。
当脑脊液标本被成功取出后,夏青立即将其放入离心管中,她迅速调整离心机的参数,以9000xg的离心力对标本进行离心。
离心过程中,她时刻关注着离心机的状态,确保离心效果达到最佳。
离心结束后,夏青小心地取出离心管,弃去上清液。
她接着加入等量的灭菌生理盐水,充分震**后悬浮沉淀,这一步骤完成后,她再次将离心管放入离心机中,以相同的离心力进行第二次离心。
经过两次离心后,夏青取出了沉淀物,并加入了适量的DNA裂解液。
她轻轻地摇晃离心管,使沉淀物与裂解液充分混合,随后,她将离心管放入恒温水浴锅中,在37℃下温浴30分钟。
温浴结束后,夏青再次加入蛋白酶K,并将离心管放入56℃的恒温水浴锅中继续温浴30分钟,在这个过程中,她不时地观察着样本的变化,确保反应的顺利进行。
最后,夏青加入了乙醇,并通过离心柱提取了样本DNA。
夏青在完成了脑脊液标本的处理后,立即着手准备下一步的实验。
此时,在观察室的专家们不时地看着骆垚的脸色。
夏青这么标准的操作,骆院士脸上居然没有表情?
难道对方对夏青依旧不满意?
老专家们心塞了。
别说外面被评审的人压力大,他们这帮和骆垚一起工作的人压力更大!
前面骆垚都淘汰五个人了,要是再接着淘汰下去,他们觉得这届长江学者的评选工作,就打水漂了!
一想到上面万一要复查结果,老专家们就头大。
一旦上面要复查结果,就表示他们的评审工作出了问题,让别人起疑了。
但他们现在又不能跟骆院士唱反调!
太难了!
老专家们从来没有想过他们会遇到这么难解决的事情!
一位专家憋不住了,说:“我觉得夏青教授操作很标准啊,每一步都很细致,参数设置的也很正确,真是难得的一位优秀人才。”
专家看了眼骆垚,结果发现对方根本就没有听他说话!
郁闷的专家只好继续看着夏青操作。
夏青在这个时候,已经将杂交液与备用的Cy3荧光标记聚合酶链式反应产物混合了。
在离心机的作用下,两种**迅速而均匀地混合在一起,呈现出一种独特的颜色。
接着,夏青将混合液放入恒温水浴锅中,设定温度为48℃。
在这个温度下,混合液中的分子开始发生热变性,为后续的杂交反应做好准备。经过两个小时的热变性,夏青将混合液迅速转移到冰浴中进行骤冷,以防止分子重新结合。
然后,她小心翼翼地将混合液加样到芯片上的点样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