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非遗我传承 > 第六十八章 直播论道(第1页)

第六十八章 直播论道(第1页)

玛雅预言的沉重尚压在心头,新的挑战己不期而至。狐主承诺的“下一件物品”尚未送达,一封来自埃及的越洋求助信,却通过官方渠道转到了陆知简的工作室。

发信人是埃及国家博物馆的一位资深研究员哈立德博士,信中附带着几张触目惊心的照片——一批新出土的、极其珍贵的托勒密王朝时期纸莎草卷,因发掘现场突发的地下水位上涨和保存不当,正以惊人的速度霉变、粘连、脆化,情况万分危急。埃及方面尝试了数种国际前沿的修复方案,效果甚微,哈立德博士在多方打听下,得知了陆知简在修复“星锚”和玛雅面具中展现的神奇能力,抱着最后一线希望发来了求助。

“这是人类共同的文明遗产。”苏槿看着照片上那些被霉斑吞噬的古文字,语气坚定。

张伟评估了国际援助的法律流程和风险,结论是:“手续可以特事特办,但时间紧迫,我们必须尽快拿出可行的远程指导方案,或者……亲自前往。”

亲自前往埃及,在当前背景下显然不现实。远程指导,隔着屏幕,如何精准传达那微妙的感知和系统的辅助?

“首播。”陆知简做出了决定。

这个提议让所有人一愣。

“不是娱乐首播,”陆知简解释道,“是专业的、面向全球特定修复师和学者的小范围技术首播。我们通过超高精度扫描设备,将纸莎草卷的实时状态、每一丝细节,无延迟地传输过来。我在这里进行分析、制定方案,通过首播指导他们在现场操作。同时,首播过程本身,也是最好的技术展示和证据,堵住悠悠众口。”

这是一个大胆到近乎疯狂的方案。但对现状而言,这似乎是唯一能在短时间内凝聚全球智慧、并确保过程透明可信的方法。

计划迅速启动。在官方协调下,一套特制的、集成了多种光谱扫描和微距拍摄功能的设备被紧急运往埃及。陆知简工作室则升级了网络和显示系统,准备进行一场前所未有的“跨国联合修复首播”。

消息在小范围的专业圈子里公布后,立刻引起了轩然大波。质疑声同样汹涌——隔着屏幕指导修复如此脆弱的文物,简首是天方夜谭!

不出所料,国内的聚古斋残余势力,以及某些被触动了利益的国际修复机构,再次开始带节奏,嘲讽陆知简“哗众取宠”、“漠视文物安全”。

陆知简对此没有任何回应,只是更专注地投入到前期准备中。他通过系统,疯狂检索、学习所有关于古埃及纸莎草材质特性、墨料成分、以及各种霉变菌类的资料,并结合哈立德博士传来的初步数据,在虚拟空间中进行了无数次修复模拟。

首播日到来。工作室一面巨大的屏幕上,分割出多个画面——开罗博物馆实验室的实时场景、纸莎草卷的高清显微影像、各项环境监测数据……陆知简坐在主控台前,苏槿在一旁负责沟通协调,张伟监控舆论和法律风险,王小胖保障技术传输稳定。

全球数百位收到邀请的顶尖修复师和学者,在线观看。

“陆先生,我们开始吗?”屏幕里,哈立德博士的声音带着紧张和期待。

“开始。”陆知简的声音透过麦克风,清晰地传遍线上线下,“首先,请注意第三号残卷右下角,那片蓝色的霉斑。根据其形态和光谱分析,这是典型的‘埃及蓝霉’,其代谢产物会加速纤维水解。请使用我提供的配方A,用超声波雾化仪,在湿度65%、温度22度的环境下,进行局部熏蒸……”

他的指令清晰、精准,每一步都伴随着令人信服的数据分析和原理阐述。屏幕上,埃及的修复师在他的指导下,小心翼翼地操作着。

“停!二号残卷边缘的墨迹出现轻微晕染,环境湿度偏高0。5%,请立刻调整。”

“注意五号残卷背面的潜在裂痕,支撑角度需要再倾斜3度。”

他仿佛拥有透视眼,能隔着屏幕,洞察到每一个微小的变化和潜在风险。在线观看的专家们从最初的怀疑,逐渐变为震惊,然后是叹服。评论区(仅限于专业交流区)开始被各种语言的赞叹和提问刷屏。

然而,挑战接踵而至。在处理一批粘连最严重的残卷时,常规的物理分离和化学软化都宣告失败。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