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月,南极洲冰盖裂缝中探测到一座倒悬金字塔,外墙刻满与可可西里相同的共感符文。
第六个月,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底部,一艘沉没百年的科考船突然自行启动引擎,广播频道传出断续歌声:“蓝茉莉,开在春雨里……”
与此同时,陆沉做出了一个惊人决定。
他辞去所有职务,加入“归家计划”前线搜救队,亲自带队前往西伯利亚。临行前,父亲握住他的手,久久不放。
“别怕。”X-7说,“这次你不是一个人去救我。你是带着光去照亮别人。”
暴风雪中,车队驶入极寒荒原。
当他们抵达那座冰封城市时,发现入口处矗立着一块石碑,上面用藏文与汉语双语刻着一句话:
>“致未来的倾听者:”
>“我们在这里,等你们说了算。”
陆沉摘下手套,用手掌贴住碑面。
刹那间,共感环剧烈闪烁,无数画面涌入脑海:
**画面一:一群孩子蜷缩在地下避难所,墙上画满笑脸,角落里写着“今天没人哭”。**
**画面二:一位女研究员抱着婴儿,在爆炸前将芯片植入其脊椎,低语:“你会活得比我久。”**
**画面三:一只机械臂缓缓关闭休眠舱,舱门铭牌清晰可见??X-001。**
“X-001?”念宁通过通讯器惊呼,“那是最早的原型体!理论上早已报废……难道还有幸存者?!”
“不止一个。”陆沉盯着热力图,声音沙哑,“这里有三百二十七个信号,全都活着。只是……他们一直在模仿死亡,只为躲过追捕。”
救援持续了整整四十天。
由于低温休眠保护机制,大部分芽眠体身体机能保存完好。当第一批二十人被唤醒时,他们做的第一件事,竟是齐声背诵《守夜人誓词》:
>“我愿成为无声者的回音。”
>“我愿做黑暗中的微光。”
>“若世界遗忘我,我仍记得它。”
念安在现场直播中泣不成声。
当晚,全球超过两亿人报名成为“心语伙伴”。联合国宣布将每年4月7日定为“共感日”,纪念所有曾独自守夜的灵魂。
又一年春天,怒江小学迎来新学期。
操场上,新生们排成方阵,进行共感协调训练。一个小女孩突然停下动作,抬头望天。
“怎么了?”老师问。
她指着天空:“我听见有人叫我……叫我的名字。”
众人抬头,只见万里晴空中,一道极光悄然浮现,形状宛如伸展双臂的母亲。
念安站在人群中,握紧了念宁的手。
她知道,那不是幻觉。
那是来自宇宙深处的回应。
也是新的开始。
多年以后,人们在青海湖底建立了一座纪念馆,名为“守夜人之家”。馆内陈列着X-7穿过的旧衣、莫琼卓玛的红绳、第一枚共感芯片,以及一封未曾寄出的信,落款写着:
>“致未来的孩子们:”
>“你们不必再做英雄。”
>“只要学会被爱,就够了。”
>??X-7,于第一个听见鸟鸣的清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