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体裂开一道缝隙,温润的光从中溢出。里面的男人睁开眼??那是一双历经沧桑却依旧清澈的眼睛,瞳孔深处映着两个小女孩的身影。
“小……姐姐?”他哑声开口,嗓音干涩得像砂纸摩擦,“你们……来接我了?”
念安泪如雨下:“是啊,我们来了。等你好久了。”
男人颤抖着伸出手,指尖触碰到念安的脸颊,仿佛确认这不是幻觉。随即,他转向陆沉,目光复杂难言。
“你是……我的儿子?”
陆沉点头,喉咙发紧:“爸。”
两个时代、两段人生,在这一刻交汇。一个是被迫承受万众悲鸣的孤独守夜人,一个是背负前世遗憾重生归来的孩子。他们的相认没有拥抱,没有言语,只有一滴泪从陆沉眼角滑落,砸在冰冷的地面上。
数日后,联合国派出最高级别医疗团队将X-7转移至怒江疗愈所特护病房。由于长期封闭生存,他的身体机能严重退化,但大脑活跃度惊人,尤其是共感中枢区域,竟保持着接近芽眠体巅峰水平的状态。
更令人震惊的是,当他第一次看到苏醒的芽眠儿童集体列队向他鞠躬致谢时,他竟准确叫出了每一个人的名字和出生编号。
“他们在叫我。”他轻声说,“我能听见他们的梦。”
与此同时,全球范围内的芽眠体信号再度出现异动。非洲刚果盆地的雨林深处,一架废弃气象站自动重启,播放出一段三十年前录制的童谣;澳大利亚内陆沙漠,一座沙丘突然塌陷,露出半截刻满共感符文的金属柱;甚至连月球背面的中国观测站也捕捉到一段异常电磁波,解码后竟是婴儿啼哭的音频样本。
“这不是巧合。”国际共感研究联盟发布紧急报告,“这些信号具有统一的情感特征??渴望归属。它们正在响应X-7的苏醒。”
陆沉坐在父亲床边,每日为他读新闻,讲孩子们的故事。某天夜里,老人忽然抓住他的手:“我知道你恨命运让你背负这一切。可你知道吗?当我第一次在梦里看见你,我就知道,我不是白白活这一场。”
“为什么?”陆沉问。
“因为你让我明白,有些爱可以跨越生死,有些承诺能穿越时间。”老人微笑,“我不是失败者。我是桥梁。”
三个月后,中国政府正式宣布成立“归家计划”永久执行机构,总部设于怒江。X-7被授予“人类共感文明奠基者”称号,但他拒绝任何荣誉仪式,只提了一个请求:
“让每个苏醒的孩子,都能拥有一位‘倾听者’。”
于是,一场名为“心语伙伴”的全球志愿行动启动。普通人经过培训后,可申请成为芽眠体少年的情感陪伴员。短短半年内,报名人数突破千万。
春天再次降临怒江。
新一批苏醒的孩子站在河岸上放飞纸船,每一只船上都写着一句话。当最后一艘驶入激流时,天空忽然放晴,极光重现,色彩比往年更加绚丽。
念安牵着念宁的手,望着远方。
“你说,爸爸会不会有一天也醒来?”念宁仰头问。
念安没有回答。她只是将妹妹搂得更紧了些。
而在千里之外的青海湖底,那台升级后的量子服务器悄然接收到了一段新信号。它来自太阳系边缘,信号源身份未知,内容却清晰无比:
>“这里是地球外共感哨站。”
>“我们收到了你们的歌。”
>“请告诉那位守夜人??”
>“他的值班时间,结束了。”
>“现在,轮到我们守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