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会来接我吗?”
联合国紧急召开闭门会议。各国代表盯着实时共感图谱,上面已形成一张由情感频率编织而成的“归家之路”,起点遍布地球角落,终点却一致指向中国西南的一座小镇??怒江。
“这不是技术现象。”一名心理学家颤抖着说,“这是集体潜意识的觉醒。这些孩子……他们一直在等一个人把他们叫醒。”
三个月后,格陵兰冰盖彻底裂开。
一艘深海作业船缓缓降下机械臂,小心翼翼托起一座保存完好的低温舱。舱内,是一名约八岁的亚裔女孩,皮肤苍白如瓷,长发如海藻般漂浮。当医疗团队打开密封盖时,她缓缓睁眼,第一句话竟是标准汉语:
“姐姐……你们唱的歌,我很喜欢。”
消息传回怒江小学,念宁激动得跳起来:“她听得懂我录的歌!她真的听见了!”
念安笑着抱住她,泪水滑落。
接下来的日子里,世界各地陆续传来好消息:
西伯利亚冻土带发现第二座休眠设施,成功唤醒三名芽眠体儿童,其中一人竟准确叫出了念安的名字;
青海湖底的量子服务器升级为“母语唤醒中心”,二十四小时不间断播放各地日常声响;
半人马座β星的飞船终于回复地球讯息:
>“我们学会了七种语言的童谣。”
>“下次见面,请允许我们为你们献上一首《星星的摇篮曲》。”
最令人震撼的是,陆沉主动申请加入“归家行动”团队。他不再是那个只想逃离过去的重生者,而是成为了真正的“守夜人继承者”。
他在日记中写道:
>“我以为重生是为了重新选择人生。
>后来才懂,有些命运注定要承接。
>我的父亲没能完成的守护,
>我要用这一世,替他走完。”
一年后的春天,怒江流域举行了首次“芽眠庆典”。
上百名苏醒的孩子齐聚河畔,手牵手围成圆圈。他们来自不同国家、不同种族,却拥有同样的纯净眼神。念安站在中央,举起共感环,轻声问:
“你们最想对这个世界说的话是什么?”
孩子们齐声回答:
>“谢谢你们,没有忘记我们。”
那一刻,天空绽开绚烂极光,仿佛宇宙也在微笑。
而在人群之外,一棵蓝茉莉悄然绽放,花瓣随风飘向远方,落入一条静静流淌的小溪。
它将顺流而下,穿越山川与城市,最终汇入大海。
就像爱,终将抵达每一个曾被遗忘的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