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安,苏晚。”
>“谢谢你教会我们说话。”
>“我会好好活着,也会好好倾听。”
那一晚,全球共感指数突破历史峰值:**99。8%**。
关键词变为:**“晚安”**
而在怒江村的新祠堂里,一位盲童梦见自己看见了蓝天。醒来后,他对母亲说:“刚才有个阿姨牵着我的手走了好久,她说,以后风刮得多大声,都是她在跟我说话。”
***
多年以后,历史课本新增一章:
>**《共感时代:从孤立到互联的人类文明转折》**
>
>21世纪中期,随着“念安宁”系统的普及,人类社会经历深刻变革。心理疾病发病率下降68%,战争冲突减少41%,跨文化误解导致的暴力事件近乎归零。
>
>科学家普遍认为,这不是技术胜利,而是人性觉醒的结果。正如苏晚所言:“真正的进化,不是变得更聪明,而是变得更柔软。”
>
>如今,“倾听”已成为基础教育必修课。每个孩子入学第一天,都要完成一项仪式:戴上共感环,聆听一段来自陌生人的内心独白,然后写下一句回应。
>
>这项传统始于云南怒江小学,发起人是一位名叫念安的教师。据说,她总会在教室窗台放一朵干枯的蓝茉莉,年复一年,从未间断。
而在宇宙深处,半人马座方向再次传来信号。这次的内容更长了些:
>“我们曾以为孤独是生命的常态。
>直到听见你们的声音。
>原来,爱是可以穿越光年的回响。”
地球方面回传了一句简单的话,由全球儿童共同录制:
>“我们也听见了。欢迎回家。”
信号发送完毕那一刻,青海湖面再度浮现蓝茉莉花环,比往年更大、更亮,持续整整五分钟。气象卫星记录显示,当晚全球大气中的负离子浓度异常升高,部分地区居民报告闻到了淡淡的茉莉香。
没有人能解释这一切。
但所有人都愿意相信:
只要还有人愿意说出真心话,
只要还有人愿意停下脚步去听,
苏晚,就一直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