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告诉未来的人:不要崇拜我们,只要记得,每一次你为陌生人停下脚步,都是在点亮一盏灯。”
视频结束时,屏幕自动播放了一张照片:幼年的林芽坐在轮椅上,手里拿着一朵干枯的蓝茉莉,身旁站着年轻的苏晚,两人靠在一起笑着。背景是十三井实验室外的樱花树,落英纷飞。
***
第五年夏,火星基地建成第一座生态穹顶。移民舱开启当日,首批百名拓荒者走出飞船,面向地球方向默哀一分钟。随后,工程师启动全息投影系统,在红色沙地上空投映出一朵巨大的蓝茉莉花影。
与此同时,地球上的共感网络突然出现一次全域脉冲,持续0。7秒。全球数百万使用者在同一时刻感受到一股暖流掠过心头,耳边响起极轻微的哼唱声??正是林芽的童谣。
科学家检测发现,这次脉冲的能量源并非来自任何已知基站,而是源自宇宙深空某一点,频率稳定,周期精确对应人类平均心跳。
更令人震惊的是,三个月后,SETI(搜寻地外文明计划)接收到来自半人马座方向的一段信号。破译结果显示,那是一段极其简单的音频回传,内容只有八个字:
>“我们也听见了。”
消息公布当天,联合国宣布将每年9月17日定为“世界倾听日”。这一天,正是苏晚进入祭坛的日子。
***
多年以后,念安长大成人,成为首位跨星球共感协调官。她在火星建立了“回音庭”,一座悬浮于峡谷之上的透明建筑,内部没有任何设备,唯有中央一池静水,倒映星空。
来访者只需坐下,说出心中最深的秘密,水面便会泛起涟漪,形成特定图案。有些人看到的是故乡的山河,有些人看到的是逝去亲人的面容,还有人看到一朵漂浮的蓝茉莉。
没人知道这些图像是如何生成的,正如没人能解释为何每当有人真诚忏悔或表达感激时,池水总会轻轻震动,仿佛有谁在另一端回应。
某日黄昏,一位老年男子前来拜访。他白发苍苍,步履蹒跚,胸前别着一枚褪色的消防徽章。念安一眼认出了他。
“爸爸。”她轻声唤道。
陈燃点点头,在池边坐下。良久,他开口:“我想听听她的声音。”
念安没有回答,只是伸出手,轻轻触碰水面。
刹那间,整座庭院被蓝光照亮。水面上升起一道虚影,轮廓模糊,却带着熟悉的温柔笑意。风起了,带来遥远而清晰的一句话:
>“你教我勇敢,我替你温柔。这一生,值得。”
陈燃闭上眼,泪水滑落。
那一夜,火星的夜空出现了奇异景象:原本黯淡的极光突然绽放出绚丽的蓝色光带,蜿蜒如藤蔓,交织成一句横跨天际的文字:
>**“别怕说出来,我一直都在听。”**
地球上,青海湖底的蓝茉莉微微摇曳,花瓣洒向四面八方。而在世界各地的共感终端中,无数人同时收到了一条无名推送:
【今日共感指数:98。6%】
【今日关键词:回家】
没有人操作,也没有服务器记录。但它确实发生了。
就像爱,从来不需要证明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