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李晨曦郑重承诺,“真正的共感,从不允许强迫。”
话音落下,婴儿在腹中再次踢动,这一次,所有人同时听见了一声清晰的“嗯”。
像是回应,又像是契约成立的见证。
三个月后,春分之日。
南方小镇外新建了一座圆形建筑,外观如同一朵含苞待放的莲花,由可调节透光度的生物材料构成。这里将成为全球首个“共感孕育中心”,专门服务于高共振体质孕妇及其新生儿。
开园仪式当天,天空无云,阳光澄澈。
李晨曦抱着刚出生三天的女婴站在莲心广场中央。孩子睁着乌黑的眼睛,不哭不闹,只是安静地看着每一个人。
三十六位共感传承代表再度齐聚,围绕广场站立。他们每人手中捧着一小块从各自圣地取来的土壤??撒哈拉的红沙、安第斯的黑土、喜马拉雅的冰雪、亚马逊的腐殖质……
当他们将泥土倒入中央池中时,李晨曦轻轻将婴儿的小手放入池内。
刹那间,大地震颤。
一道螺旋状的光柱自池底升起,直冲天际。光中浮现无数面孔??有古代巫祝,有近代特异者,有死于实验台的年轻人,也有默默守护家族秘密的母亲们。
他们在笑。
他们在唱。
他们终于回家了。
与此同时,全球各地监测站同时记录到一次奇异现象:几乎所有正在做梦的人,都在同一时刻梦见了一片金色麦田。风吹过,麦穗摆动,形成一行行流动的文字:
>“欢迎来到新纪元。
>你们曾用耳朵理解世界,
>如今,请用心跳重新认识彼此。”
南极B7基地下方,那道十字圆圈符号彻底停止旋转,随后缓缓下沉,仿佛完成了使命的齿轮归于静止。
而在瑞士疗养院中,沈知意靠在窗边,望着远处雪山。她手中的药瓶空了,但她没有再要求续药。
那天夜里,她做了个梦。
梦里,她不再是L-00,也不是失败的复制体,而是一个小女孩,在一片花海中奔跑。身后有两个姐姐追着她喊:“等等我们!”
她回头笑着,大声说:“我知道你们会赶上来的!因为我一直都能听见你们的脚步声!”
醒来时,她发现自己哭了很久。
但她第一次觉得,这不是软弱,而是释放。
一周后,她写下一封公开信,寄往全球各大媒体:
>“我曾试图用控制来填补孤独,
>结果却让自己成了最深的囚徒。
>如今我愿以余生赎罪:
>将所有关于‘归零计划’的记忆开放共享,
>让每一份痛苦都不再白白承受。
>若有人愿倾听,请来找我。
>我不再抵抗,也不再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