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林雪,秀眉微蹙,若有所思地看着龙潜。她见识过龙潜辨识那晦气木雕的眼力,觉得他此举或许另有深意。
沈无双对古董一窍不通,但看周围人的反应,也觉得这买卖太亏,下意识想劝阻龙潜。不过想到他之前展现出的种种非常理可度之的能力,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只是…这次会不会看走眼了?这东西怎么看都不值三十万啊!
“哎呦!老板您真是慧眼如炬!大气!”小贩乐得嘴都合不拢了,生怕龙潜反悔,赶紧把青铜短剑塞到他手里,还不忘送上连环马屁。
这把剑其实是他在郊区一条干涸的河床淤泥里捡的,本来想着能卖个几百块就不错了,没想到居然真碰上个“财神爷”!
在众人一片看傻子般的目光和唏嘘声中,龙潜淡定地用摊上的旧布将青铜短剑包好,随手拎着。
这时,林雪的目光落在了小贩脚边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那里放着一个**天青色釉底、带有冰裂纹理的茶盏**。她轻声开口,声音温婉:“老板,这个茶盏,怎么卖?”
龙潜注意到,林雪一开口,旁边那几个原本对青铜剑不屑一顾的古董店老板,瞬间都打起了精神,目光灼灼地盯向那个茶盏。
原来,林雪和这些行家今天聚集于此,并非偶然。他们是听到风声,说这个流动古玩摊上疑似出现了一件**宋代官窑的“流云盏”**,这才纷纷赶来一探究竟。
古董行当的水极深,讲究察言观色、伺机而动。林雪就是趁着小贩刚做成一大笔“意外之财”,心情大好,警惕性降低的时机,才开口询问的。
“这位美女好眼光!”小贩此刻心情极佳,笑呵呵地说道,“这个茶盏,是我一个老朋友抵债给我的,说是祖上传下来的老物件,您要是看得上眼,十五万您拿走。”
林雪没有立刻回应,而是沉吟起来,仔细观察着茶盏的釉色、开片和底足。
旁边的几个古董店老板却忍不住纷纷开口,既是给林雪参考,也是想压价:
“老板,你知道这位是谁吗?林家大小姐!你也敢开口要十五万?”
“就是,你这茶盏,釉色和冰裂看似不错,但器型略显呆板,少了份宋瓷的灵动韵味。”
“我看啊,顶多是个明清时期的民窑仿品,或者干脆就是现代高仿。”
“不值这个价。”
听着几个行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贬低,小贩却是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反正我就这个价,你们觉得值就买,不值就算了。”
见他这副态度,几个古董店老板都暗暗摇头,觉得没多大意思了。
林雪也微微蹙眉,心中判断这东西即便不是现代仿品,也绝非顶级的宋代官窑,价值有限,十五万确实太高,她瞬间失去了兴趣。
“老板,能把这个茶盏给我看看吗?”就在这时,龙潜再次开口。
刚刚从龙潜那里赚了三十万,小贩对他正是“好感度”爆棚的时候,想都没想,就把茶盏递了过去。
一时间,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在龙潜身上。几个古董店老板眼神带着审视和些许不耐,觉得这个年轻人未免太过爱出风头。
龙潜将茶盏托在手中,触手温润。他先是仔细观察其釉面,冰裂纹理自然天成,如同天际流云。接着,他伸出食指,用指关节在盏壁轻轻一弹。
“叮…”
一声极其清脆、悠长、带着些许金属质感的回音响起,悦耳动听。
龙潜心中微动,对林雪低声道:“林小姐,高仿品或者年份不够的瓷器,敲击声多有杂音,或者沉闷短促。而这个声音清越绵长,说明胎质致密,火候极佳。而且,它看起来如此崭新,并非因为是新物,而是前主人保养得极其精心,可能用了特殊方法隔绝空气尘埃,才使得釉色光亮如新。以我的浅见,这很可能是一件真品,十五万,绝对值。”
他这番话,半是凭借超乎常人的感知(那声清音和他感受到的一丝微弱灵气),半是结合了在墨韵轩耳濡目染的一些粗浅知识,说得倒也有模有样。
然而,他话音刚落,沈无双就有些急了,轻轻扯了扯他的衣袖,低声道:“龙潜,你别乱说话!林小姐是行家,她自己会判断真假。你这不是班门弄斧吗?”
那几个古董店老板也忍不住露出讥诮的笑容,显然认为龙潜是在不懂装懂,胡乱显摆。
只有林雪,在听到龙潜的话后,美眸中闪过一丝异彩。她再次接过茶盏,更加仔细地端详起来,尤其是那冰裂纹理和底足处一些极细微的、几乎不可察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