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大周文圣无错版笔趣阁 > 第252章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第1页)

第252章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第1页)

翌日,天光尚未彻底撕破夜幕,只是在天际线抹上一道鱼肚白的微光。

然而,洛京城却已从一夜无眠的沸腾中彻底苏醒,并且苏醒后的第一件事,便是化作一股无法阻挡的汹涌人潮,向着同一个方向??那座巍峨耸立、。。。

暴雨倾盆,砸在言心殿的琉璃瓦上,如万马奔腾。雷声滚滚而来,仿佛天地之间正有巨兽低吼,撕裂云层。那块新生的第十三块言心石静静悬浮于基座中央,通体流转着淡金与银白交织的光晕,像是晨曦初破夜幕时第一缕穿透山脊的天光。阿萤的手仍停留在半空,指尖微颤,余音未散??“我们,开始说了。”

她忽然跪下。

不是因敬畏,也不是悲恸,而是身体本能地臣服于某种超越个体意志的洪流。脑海中那句亿万声音汇聚而成的话语并未消散,反而如潮水般反复冲刷她的意识:**“我们,开始说了。”**每一次回响,都像是一次灵魂的烙印,将她从“江云宁继承者”的身份中彻底剥离,推向一个更为辽阔的位置??她是执火之人,却不再独掌火炬;她是守灯之影,却已融入光明本身。

殿外风雨如晦,值守弟子冒雨赶来报信:“西南三州传来急讯,昨夜子时,《万言归心录》第七段音频自动播放后,七百余名曾患哑疫者同时苏醒,开口背诵《井殇录》全文,语调一致,一字不差!”

另一人喘息未定:“西北烽燧台监测到地下震频异常,疑似‘静渊’共鸣……林小禾说,那是被封印的记忆正在反噬现实!”

阿萤缓缓起身,目光未曾离开那块石头。她知道,这不是结束,而是一场更大风暴的序曲。守默会从未真正溃败,它只是沉入了更深的暗处,藏身于制度的缝隙、人心的怯懦、权力对秩序的偏执之中。如今,当沉默的锁链被打破,它们必将以更隐蔽、更残酷的方式卷土重来。

她下令封闭言心殿七日,任何人不得进出,唯独召见林小禾与三位年长执笔人。密议持续至第三日凌晨,烛火三次熄灭,皆因风自殿隙侵入,吹动帘帐如鬼魅招手。最终决议成文三道:

其一,启动“言脉逆溯计划”??利用声纹滤网反向追踪全国三百六十座哨塔接收到的杂音波段,寻找那些潜藏在背景噪音中的“伪静之声”,即伪装成寂静的语言污染源;

其二,重建“乌岭铭文碑林”,将十二位文烈公生平事迹及临终遗言镌刻于玄铁碑上,立于各州学宫之前,供百姓日日诵读,以此强化集体记忆的锚点;

其三,设立“直言试炼坛”,凡欲任官者,须在公众面前连续七日回答质询,不得回避、不得敷衍,若有隐瞒或压制言论之举,终身禁仕。

政令尚未颁布,洛京便起了异变。

第四日清晨,皇宫方向升起一道青灰色烟柱,非火非雾,形如扭曲的文字,在空中盘旋良久才缓缓散去。御前太监慌忙来报:皇帝昨夜突发失语,口不能言,唯手指西南方,眼中惊恐万分。太医诊脉无果,лишь说“神魂似被抽离”。

阿萤闻讯即赴宫中。穿过重重朱门时,她注意到沿途宫墙上的民意帖竟一夜之间尽数消失,连张贴用的胶泥都被刮得干干净净。守卫称“奉旨清理”,可无人知晓是谁下的命令。

皇帝卧于龙榻,面色苍白,瞳孔涣散。阿萤取出随身携带的《自由蒙学》手抄本,贴其额前轻声诵读。三遍之后,皇帝喉间发出咯咯声响,嘴唇微动,竟吐出一句古语:“**静渊启,则万籁囚。**”

话音落,他猛然睁眼,直视阿萤,眼神清明却又陌生:“你是……拾字庐的人?你们不该唤醒它。”

“陛下?”阿萤低声问,“您记得什么?”

皇帝剧烈咳嗽,嘴角溢出血丝,却挣扎着抬起手,在床边砚台中蘸血书写两字:**“归墟”。**

随即昏厥。

阿萤盯着那两个字,心头剧震。她在江云宁遗留的残稿中见过这个词??并非地理名称,而是一种精神坍塌的终极状态:当一个文明中超过七成人口主动放弃真实表达,转而迎合权威、编织谎言以求自保时,整个社会的语言系统将发生结构性崩解,形成类似黑洞般的“意义吞噬场”,谓之“归墟”。

换句话说,守默会的目标从来不是控制几个人,而是让所有人自愿成为沉默的共犯。

她立刻命人封锁皇宫,严禁任何文书出入,并派遣亲信弟子连夜赶往西南山村,调查那位名为“江云宁”的教师死亡现场是否仍有残留气息。与此同时,她亲自带领技术组进驻魂语峰实验室,试图解析皇帝口中“静渊启”的具体含义。

第七日黄昏,答案浮现。

通过比对哨塔数据与湖底蝌蚪文的共振频率,林小禾发现了一个令人窒息的事实:全国范围内,每天午夜零时,都会出现一次极微弱的同步脑波衰减现象,覆盖范围高达九成以上城镇居民。这种衰减并非自然睡眠所致,而是某种外部信号诱导下的集体意识“休眠”??就像一台庞大机器每晚自动进入待机模式。

更可怕的是,该信号源头指向洛京皇城地底深处。

“他们早就建好了。”林小禾声音发抖,“不是一座静渊,而是一座‘活渊’??以皇权为中枢,以律法为锁链,以科举为诱饵,以太平为遮羞布……把整个国家变成了一个巨型沉默培养皿。”

阿萤闭目良久,终于睁开:“所以皇帝也是囚徒。”

当晚,她在拾字庐写下一封密信,用火漆封缄,交予最信任的传信鹰送往边关老将手中。信中只有一句话:“若七日后洛京无钟声,便请代民鸣鼓。”

第八日,阿萤孤身踏入皇城地宫。

据古籍记载,此处原为大周开国君主镇压“乱言邪术”所设禁地,后经历代改建,已成为皇家秘库与祭祀之所。但她知道,真正的核心从未暴露于史册。沿着一条隐秘阶梯下行三百六十三级,空气渐冷,墙壁上浮现出无数细小刻痕,全是同一个词的重复书写:“顺从顺从顺从……”

尽头是一扇青铜门,门上镶嵌着十二枚凹槽,形状恰好对应十二块言心石。

她没有犹豫,取出随身携带的复制模片一一嵌入。机关启动,门缓缓开启。

室内无灯自明,中央矗立着一座巨大水晶棺,内中悬浮着一具身披黑袍的干尸,双手交叉置于胸前,头顶悬浮一枚旋转的黑色符文,状如倒置的眼睛。四周环列十二根石柱,每根柱顶都插着一支断裂的毛笔,笔尖朝下,滴落墨汁汇成沟渠,流入地面凹陷的圆形池中。

池水漆黑如油,表面浮动着无数人脸轮廓,张嘴无声,痛苦扭曲。

阿萤认出了这个地方??这正是百年前焚稿之夜,守默会长老们举行“断言仪式”的场所。而那具干尸,正是首任守默会会长、被誉为“理政法祖”的裴元礼。传说他死后魂魄不散,誓要守护“天下安宁”直至永恒。

此刻,水晶棺突然裂开一道缝隙,黑袍干尸睁开双眼,竟是鲜活的眼球,泛着幽绿光芒。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