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李鸿章传免费阅读 > 第十二章结论(第3页)

第十二章结论(第3页)

十一月廿一日(1833。1。11)皇六子奕诉(即后来的恭亲王)生。

道光十三年(1833),癸己,十一岁。

父屡试未售,落魄贪酒。五弟凤章已生。

道光十四年(1834),甲午,十二岁。

父仍馆于费氏墨庄,鸿章从读。

八月,父应乡试中江南乡榜第九十六名举人。曾国藩是科亦领乡荐,中式第三十六名举人。四年后,曾、李两人又同中进士。

道光十五年(1835),乙未,十三岁。

三月,父应礼部会试未第。曾国藩也“会试不售,留京师读书”。

是年,六弟昭庆生,本名章钊。

道光十六年(1836),丙申,十四岁。

三月,父应本年恩科会试,仍未售。曾国藩也连续二年“报罢,出都为江南之游”。

道光十七年(1837),丁酉,十五岁。

八月三日(9。2)张之洞生于贵州兴义府官舍。

道光十八年(1838),戊戌,十六岁。

四月廿五日(5。18)会试发榜,父文安中一百一十二名贡士,三甲进士。朝考入选分刑部。曾国藩于是科会试中式三甲第三十八名进士,朝考后授翰林院庶吉士。郭嵩焘则落第而于九年后与李鸿章同成丁未科进士。

七月十九日(9。7)廷谕各省严办吸烟及开烟馆者。

十一月十五日(10。31)林则徐授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查办海口事件(九月廿二日,天津、海口抓获广东烟犯、烟土八十二袋,重十三万一千五百余两)兼节制粤省水师。

道光十九年(1839),已亥,十七岁。

九月廿八日(11。3)中英穿鼻(在海防重地虎门口)海战发生,为鸦片战争之序幕。

道光二十年(1840),庚子,十八岁。

九月廿一日(10。16)皇七子奕缳(即光绪帝生父醇亲王)生。

是年,李鸿章秀才中式入学。

道光廿一年(1841),辛丑,十九岁。

正月初五日(1。27)下诏对英宣战。

道光廿二年(1842),壬寅,二十岁。

七月廿四日(8。29),中英《南京条约》由耆英、伊里布与英使濮鼎查(HenryPottinger)在英舰“皋华丽”号上签押。该条约原称“万年条约”,包括割让香港,赔款二千一百余万元,五口通商等十三条。

是年,李鸿章有“二十自述”七律四首。其一云:“蹉跎往事付东流,弹指光阴二十秋。青眼时邀名士赏,赤心聊为故人酬。胸中自命真千古,世外浮沉只一沤。允愧蓬莱仙岛客,簪花多在少年头。”其三则称:“丈夫事业正当时,一误流光悔后迟。壮志不消三尺剑,奇才欲试万言诗。闻鸡不觉先起舞,对镜方知颊有髭。昔日儿童今弱冠,浮生碌碌竟何为。”

道光廿三年(1843),癸卯,廿一岁。

是年,鸿章优贡,因家书催促而入都,准备应明年京兆乡试。有“入都”诗作,其中颇有壮语,如:“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遍交海内知名士,去访京师有道人。”“倘无驷马高车日,誓不重还故里车。”“即今馆阁需才日,是我文章报国年。”入都前,鸿章已婚,原配夫人周氏。入都后,以年家子进谒曾国藩,为受业之始。

道光廿四年(1844),甲辰,廿二岁。

八月,应顺天恩科乡试,中式第八十四名举人。乡榜同年有俞樾、郭昆焘(篙焘之仲弟)、李鹤年、李鸿藻等。中式后,由曾国藩推荐,馆于何仲高幕府。

道光廿五年(1845),乙已,廿三岁。

二月初九日(3。16)应恩科会试。曾国藩为同考官。四月十一日(5。16)会试发榜,李鸿章、郭嵩焘兄弟、李鸿藻均告落第。鸿章从曾国藩求义理经世之学。

道光廿六年(1846),丙午,廿四岁。

仍馆于何仲高幕府,阅十三经注疏,准备明春会试。

道光廿七年(1847)丁未廿五岁。

三月初九日(4。22),应本科会试,至十六日出闱。四月廿五日(6。7)赐张之万、沈桂芬、李鸿章等进士出身。鸿章列二甲第十三名,朝考后,改翰林院庶吉士。是科状元为张之万(张之洞族兄),同年有沈葆桢、马新贻、刘郇膏、何璟,郭嵩焘等人。曾国藩对丁未科进士中,颇器重李鸿章,目为“丁未四君子”之一。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