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李鸿章传书籍 > 第十二章结论(第8页)

第十二章结论(第8页)

七月廿日(8。19)东捻赖文光又击败王心安部,由海神庙扑渡潍河,胶莱防溃。廿六日,李鸿章由济宁抵济南,得胶莱败状,饬各部拦剿并回顾运防。

八月十一日(9。8)李抵台儿庄,布置运河防务。

九月十一日(10。8)东捻自江苏邳州复入山东郯城。廿九日(10。26)李鸿章自台儿庄驰抵济宁。

十月十七日(11。12)刘铭传部大败赖文光、任柱于山东潍县之松树山,东捻南走。廿四日(11。19)提督刘铭传等再次大败东捻于江苏赣榆,任柱为部下潘贵升所害。

十一月廿日(12。15)清军败东捻于山东胶州。廿九日,复大败东捻于寿光南北洋河瀰河间。

十二月十一日(1868。1。15)东捻赖文光突过六塘河防至扬州,为道员吴毓兰所擒,十六日被害于扬州。东捻平。

同治七年(1868),戊辰,四十六岁。

正月十二日(2。5)以西捻张总愚入直隶,京畿震动,诏责直隶总督官文,陕甘总督左宗棠交部议处,钦差大臣李鸿章应援不力,拔去双眼花翎、褫去黄马褂、革去骑都尉世职,河南巡抚李鹤年革去头品顶戴。同日,李鸿章以叠奉初一、初四、初七、初八等日逾旨,调率各军迅赴河北进剿,奏上筹剿张总愚捻股折。其中云:“办流寇以坚壁清野为上策。……今欲绝贼粮、断贼马,惟有苦劝谕直隶、山西、河北绅民,赶紧筑圩寨,一有警信,收粮草牲畜老弱壮丁于内,既自固其身家,兼以制贼死命。……如果十里一寨,贼至无所掠食,兵至转可买食,贼虽流而其技渐穷,或可克期扑灭。伏乞皇上特领训谕,谆嘱地方官绅妥速筹办。”

正月十五日(2。8)以捻北趋,京师戒严,命恭亲王会同神机营王大臣办理巡防事宜。二月五日(2。27)旨令各统兵大臣并各督抚均归恭亲王等节制。

二月初十(3。3)李鸿章自东昌督队抵德州。十六日(3。9)郭松林等败张总愚于平安城下。廿三日(3。16)又败捻于饶阳境内,袭斩怀王邱德才、幼沃王张五孩等。廿八日捻军由钜鹿磁州境内走脱。李在致曾国藩函中称:“千里平原,无一圩寨,张总愚叔侄兄弟带队,真成死党,殄灭非易,焦灼曷任。”在致左宗棠等人的函中称西捻军“万骑飘忽,往来无定”“或谓可即殄灭,爱翅梦呓”。

三月初二(3。25)李鸿章自景州启行,四月抵冀州,初十日又移驻大名,十四日驰抵开州。

三月廿日(4。12)捻军由延津东北向,廿五日由东昌渡过运河。

四月四日(4。26)以捻逼天津,总署照会英法舰队助防。六日,李鸿章自开州抵东昌,建防守黄、运,蹙“贼”海东之议。十二日,又进驻德州,郭松林邀击捻军于吴桥,东光、南皮、沧州、静海、天津等地。十五日(5。7)以捻扰天津,李鸿章、左宗棠均降二级留任。十九日,李会各军分防运河。廿四日(5。16)朝命限李、左于二个月内肃清捻军。廿九日(5。21)李、左会于德州桑园,筹商堵剿事宜。

闰四月廿三日(6。13)以一月限满,捻乱未平,李鸿章、左宗棠交部严议。次日,以盛京将军都兴阿管理神机营事务,授为钦差大臣,赴天津等处剿捻,以三口通商大臣,兵部左侍郎崇厚帮办军务。李于五月四日致曾国藩信中说:“……以不合时宜之人,师久无功,动辄得咎。……内意尚无轻弃季老(指左宗棠)与鸿章之说,真成一国三公。日久不灭,徒为众贼所笑。”

五月十三日(7。2)播鼎新破捻于临邑。廿五日(7。14)郭松材:败捻于海丰。廿七日,周盛波等设伏击捻于昊桥,又袭击捻军于距德州七十里之杨丁庄,杀张总愚之侄张三彪。

六月初四(7。23)江南制造局第一号轮船恬吉号竣工。曾国藩登船试航。

六月初七(7。26),郭松林、潘鼎新败捻于沙河,追抵商河城下,张总愚受伤逃脱。十六、十七日间,张总愚至德州,抢渡运河受阻,回德平。廿八日(8。16)刘铭传、郭松林、潘鼎新、袁保恒(袁甲三之子)围歼西捻张总愚于山东荏平县南镇,张投徒骇河死,西捻平。

七月初十日(8。27)以捻乱平,除降革处分均予开复外,李鸿章赏加太子太保衔,并以湖广总督协办大学士,左宗棠赏加太子太保衔。十一日,命左、李来京陛见。十六日,淮军分起凯旋南归。廿日(9。6)调曾国藩为直隶总督,马新贻为两江总督。

八月廿日(10。5)李鸿章抵京。赐紫禁城内骑马如仪。李在京约一月,与各权贵往来。建议郭篙焘不宜放废,应召用京秩。

九月十二日(10。27)李鹤章之子与曾纪泽长女订婚。

十一月初四日(12。17)曾国藩由金陵启程北上,次子纪鸿从行。

十二月初四日(1869。1。6)李鸿章函复何璟,明正即赴鄂接篆,请商同郭柏荫代为敦请幕友。

同治八年(1869),己已,四十七岁。

正月初十日(2。20)李鸿章自皖奉母登舟启行赴鄂。十六日抵湖北省城武昌。十九日接任湖广总督。

六月初六日(7。14)李鸿章函刘铭传,劝其“多读古人书,静思天下事,乃可敛浮气而增定力,窃愿吾党共勉之。好公之才识声望,断非终老林阿者,及此闲暇,陶融根器,后十数年之世界,终赖扶持,幸勿放浪自废为祷”。

八月十八日(9。23)旨命李鸿章会同四川将军崇实,总督吴棠,查办酉阳教案。

九月初五日(10。9)命李鸿章派员驰赴贵州,会同巡抚曾壁光查办遵义教案。

十月初三日(11。6)李奏上“查复吴棠参案折”,谓吴忠厚廉洁,官声尚好,所参赴任扰索,收受规礼,卖缺卖差,调济私人各节,均属空言。同日,又奏上“查复川、黔教案折”,认应将酉阳倡乱之首犯按律治罪。

十一月三十日(1870。1。1)李鸿章在重庆将酉阳教案主犯何彩斩决正法,余犯分别惩究。

十二月初二日(1。3)奏报,已与主教梅西满议结酉阳教案,赔银一万八千两,补偿被焚之教堂。

十二月初七日(1。8)命李瀚章督办贵州军务,以李鸿章署湖广总督。

同治九年(1870),庚午,四十八岁。

正月十三日(2。12)李奏上遵旨援黔大略折,谓有饷项,地势等情,采办转运之三难,不能贸然前往,俟李瀚章到鄂交替,后路筹有规模,即行起程,请勿责以时效。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