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李鸿章传书籍 > 第十二章结论(第4页)

第十二章结论(第4页)

道光廿八年(1848),戊申,廿六岁。

鸿章留京师翰林院。

道光廿九年(1849),己酉,廿七岁。

仍留翰林院。兄瀚章拔贡京师,朝考一等(出曾国藩门下),以知县签分湖南。

道光三十年(1850),庚戌,廿八岁。

正月十四日(2。23)道光帝崩。廿六日,皇太子奕咛(时年廿)即位,以明年改元咸丰元年。

四月廿一日(6。1)散馆,与沈桂芬、沈葆桢等同被授编修。

十月一日(11。4)拜上帝会洪秀全、杨秀清等在广西起事。十二月十日(1851。1。11)洪秀全建号“太平天国”,称“天王”。

清文宗咸丰元年(1851),辛亥,廿九岁。

仍留京师,累光武英殿纂修,国史馆协修。河南南阳等地捻军起事。是年,李瀚章署湖南永定(大庸县旧名)知县。

咸丰二年(1852),壬子,三十岁。

五月,鸿章以大考翰詹二等,获赏文绮。清制:詹事府自少詹事以下、翰林院侍读学士以下,经数年则特旨考试,谓之大考。分别予以超擢、开题、罚俸、降调或休致四等赏罚。

是年,李瀚章调署湖南益阳县知县,十月末,长沙围解(瀚章助巡抚骆秉章守长沙,抵御太平军)后,始赴任。

十二月廿二日(1853。1。30)丁母忧在籍的礼部侍郎曾国藩奏请练治一军讨伐太平军,是为湘军之始。

咸丰三年(1853),癸丑,三十一岁。

正月,太平军弃武汉,沿长江东下,占领九江后,大举入皖。

正月廿五日(3。4)朝命准李鸿章及袁甲三(袁世凯之从祖父)随同工部侍郎吕贤基赴安徽帮办团练防剿事宜。二月,鸿章抵庐州,入署抚周天爵幕。不久,随周在颖州、定远一带堵防皖北捻军。

二月廿日(3。29)太平军占据南京,定为都城,改名天京。

五月,李鸿章率勇千人御太平军于和州裕溪口。是李初次与太平军接触。七月,李鸿章所部团勇败太平军于运漕镇。七月廿一日,奉旨赏加李大品蓝翎。八、九月间,李转战于柘皋、巢湖、无为之间,并克复东关,为建立战功之始。

十月廿九日(11。29)太平军胡以晃、曾天养部攻占舒城,吕贤基投水死。李鸿章率所部团练退保合肥。

十一月,李文安奉命回籍募勇防剿太平军。

十二月四日(1854。1。2)李鸿章招集团练,驻罔子集。三日后,舒兴阿统援兵至此,鸿章谒舒,请速进援,不允。十二月十七日(1854。1。15)太平军攻陷庐州省城,巡抚江忠源、布政使刘裕珍战死。李鸿章因请援兵在外免难,家园被太平军所毁。李不久入皖抚福济幕。

是年,李瀚章调署善化知县,曾国藩檄其总理粮台,为瀚章参与曾幕之始。

咸丰四年(1854),甲寅,三十二岁。

正月廿八日(2。25)曾国藩发布“讨粤匪檄”,督湘军自衡州出发讨太平军。

二月,太平军陈玉成部由巢湖进攻合肥,李文安率张树声、吴疏芬等击败之,后叙功以知府用。

十二月十五日(1855。2。1)李鸿章攻克安徽含山县城,自是有知兵之名,后以功赏加知府衔,换花翎。

咸丰五年(1855),乙卯,三十三岁。

四月十六日(5。31)退守山东在平冯官屯的李开芳被僧格林沁擒杀,北伐太平军全溃。

五月廿三日(7。6)李文安卒于合肥军次,年五十五。

六月十三日(7。26)副都统忠泰攻巢县之师全军覆没,忠氏仅以身免。李鸿章因在丧次,未及于难。

十月初一日(11。10)李随总兵郑魁士、提督和春、皖抚福济克复庐州府。是年,弟李昭庆之子经方生。经方后为李鸿章嗣子。

成丰六年(1856),丙辰,三十四岁。

三月廿三日(4。27)皇长子载淳(即日后之同治帝)生,母懿嫔那拉氏晋封懿妃。

八月四日(9。2)太平天国北王韦昌辉、燕王秦日纲杀东王杨秀清及其党属三千余人,又闭城大索,旬日未止,是为天京内讧之始。

九月,李鸿章随福济等先后克巢县、和州、东关等地。后叙功赏加按察使衔。

咸丰七年(1857),丁已,三十五岁。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