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师益州
在荆州站稳后,诸葛亮开始计划谋取益州。而庞统自从升任军师中郎将后,处心观察天下局势之变,并且上言刘备:“观今荆州之势,人物殚尽,处境危急。东边有孙吴,北方有曹操,皆想伺机而起,想要从中一分天下恐怕难以完成。反观益州,物产丰饶,国富民生,最具有发展的远景,何不设法占据此处图谋大计?”
刘备回答说:“我与曹操最大的不同点,是他为人急躁、残暴、诡谲,而我却秉持着宽厚、仁爱、忠诚来和他相抗逆,若要我为了小利而失信于天下,这种事我根本不屑为之。”
庞统争辩说:“事情固然有权宜之变,但也不可以偏盖全,如果兼弱攻昧,事成之后报之以义,封之以大国,如此,焉能算是失信于天下呢?今日如果不取益州,他日益州流入他人手中,将会造成更大的祸害。”
刘备听完庞统的建议,觉得很有道理,就决定听从。
巴蜀是指古代以重庆为中心的巴子国和以成都为中心的蜀王国的合称,也就是现在的四川省。由于特殊的地理原因,使它经常成为独立政权或朝代更替时失去皇位的皇帝逃难的地方。
在古代,巴蜀与外界的交通,全靠中国政治、经济的中心据点——关中来相互连接,关中就是指渭水南北岸的盆地。而所谓的汉中,是指着扬子江的支流汉水的上游地带。
自古以来,巴蜀盆地不断地受到中原文化的洗礼。巴蜀在汉代时称为益州,前汉末期,公孙述曾据此作乱称帝。到了后汉,由于汉人逐渐内徙开发,造成巴蜀在政治、经济等方面皆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汉灵帝时,汉室的宗族刘焉自请为益州牧,进驻成都。兴平元年(194年),刘焉病死,他的部下便拥立他的三子刘璋为嗣。
刘璋继任后,张鲁看他年幼可欺,便起而叛乱,于汉中自立为王。不久,刘璋杀了张鲁的母亲和弟弟,从此两人各据一方,势不两立。
曹操征伐荆州降服刘琮后,刘璋曾派遣别驾张松前往联盟曹操。但是曹操刚平定了荆州,正是志得意满的时候,根本不把他这一个小官吏看在眼里。
虽然张松很有才华,但是曹操只赐给了他一个小小的官职。张松心灰意懒地回来后,便大加抨击曹操,极力劝阻刘璋和曹操断绝交往。
建安十六年(211年),曹操派遣钟繇、夏侯渊等人出兵攻打占据汉中的张鲁。
此时,马超、韩遂等人也起兵对付曹操,但是曹操却用计离间马超和韩遂。马超兵败,逃往凉州(甘肃省),于是曹操就控制了关中。
魏将钟繇等人正遣兵往汉中,刘璋听到这个消息,非常担忧,别驾从事张松抓住这个机会,上言说服刘璋说:“曹操兵强无敌于天下,现在再加上张鲁的兵力,要攻取巴蜀之地,有谁能与他相抗拒呢?”
刘璋说:“这正是我所害怕的事,但是我又不知该如何是好!”
张松接着说:“刘豫州是汉室的宗族,也是曹操的大敌。他善于用兵,若请他来讨伐张鲁,张鲁必败。如此,我们可以借他的力量来巩固益州。如果曹操仍要来战,恐怕就没那么容易得手了。”
但是,对于这种做法,却有不少蜀地人士反对。
主簿黄松认为刘备素有骁名,若迎接他来,而以对待部属的态度相待,必定不能满足他的心志。如果以宾客之礼待他,则一山不容二虎,他的地位若稳固了,必定危及主上的安危。
曹操的自负骄矜,却帮了刘备一个大忙。因为张松在刘璋那极力劝说让刘备入蜀。若非是张松的大力支持,以四川的天险,荆州在两面受敌的情况之下,刘备根本没有余力可以进入巴蜀之地,势单力薄的刘璋一定会把巴蜀拱手献给曹操。
刘璋同意了张松的看法,问他派谁前去迎接刘备时,张松推荐了法正。
法正字孝直,扶风郡人。建安初年,天下大闹饥荒,他便和同郡人孟达一同入蜀投靠刘璋,开始被任为新都令,后来调迁为军议校尉。不久,由于受到其他食客的恶意毁谤,遭到免职,郁郁不得志。
法正和益州别驾张松的私交很好,两人经常聚在一起讨论国家大事,他俩一致认为刘璋软弱无能,不可能有什么大作为,因此经常感叹不已。
建安十六年(211年),曹操大举出兵讨伐张鲁时,法正奉命前往会见刘备。
法正见了刘备后,暗地里将蜀中的土地、人口、军情和各种情势详细地告诉了刘备,并且劝他说:“以将军的英才,对付懦弱的刘璋,又有张松在蜀中响应,必能一举取下蜀地。再凭着蜀地富饶的物资和险峻的位置,要有大的成就,就易如反掌了。”刘备听了法正的劝说后,就更加坚定了入主巴蜀的决心。
孙权在周瑜死后,也积极地准备进攻巴蜀。他派使者送书给刘备,想联合刘备攻下巴蜀,他在书中写道:“逆贼张鲁,表面称王于汉中,私下却为曹操的耳目,觊觎益州。当今益州牧刘璋昏昧,不能自守,如果巴蜀被曹操捷足先登,必然危及荆州的安危。今日我们不妨先发制人,攻下刘璋后再进而讨伐张鲁。如果巴蜀已定,纵然有十个曹操,凭借巴蜀之险,也必可胜之无虞。”
刘备接到孙权的信后犹豫不定,于是部下殷观劝他说:“现在如果与吴联合进攻巴蜀,我们必然会成为他的前锋。前去进攻巴蜀不一定能顺利的攻取下来,反而让东吴有了可趁之机。不如暂时敷衍他说,新据诸郡,国事未定,不愿兴兵动将。”
刘备听完后,十分赞同殷观的看法。于是,他回书说:“益州国富民强,土地险阻。刘璋虽然昏弱,但却还可以自守无虞。张鲁为人虚伪,未必对曹操很尽忠。骤然运兵于千里之外,纵然是拥有吴起、孙武般的名将,也无法克尽其事。而且曹操虽然无君之实,却有奉主之名。今日我们同盟间无缘无故自相攻伐,徒落人以口实,使敌人有机可乘罢了,所以此议非长久之计。”
但是孙权占据巴蜀的意志非常强烈,即使刘备不同意联盟,他也要单独行动。于是,他便派族人孙瑜进驻夏口,整治水军。
刘备听到这件事后,就亲自驻守到孱陵(湖南安乡北),并派关羽到江陵,张飞到秭归,诸葛亮到南郡,积极防守,以禁止吴军的通过。刘备告诉孙瑜说:“如果你一定要攻讨巴蜀,我只好归隐山林,不问世事了。无论如何,我绝不愿意失信于天下。”
孙权知道刘备的意志坚定,不得不将孙瑜召回来。但是过了不久,孙权听到刘备单独进师巴蜀时不觉勃然大怒,他派周善驶船到荆州将妹妹孙夫人接了回来。
由于孙权和刘备之间的关系时好时坏,孙夫人又身怀武艺,因此刘备不愿与她多亲近,夫妻间的感情自然也就非常生疏。孙夫人接到哥哥的信后立即动身回吴,临走时还带走了年幼的少主阿斗。
当时,刘备已经在入蜀的途中,他临走前嘱托诸葛亮和关羽镇守荆州,以稳住自己的据点。诸葛亮发现东吴派人来接孙夫人,担心阿斗被抱去当人质,便立即下令,要赵云和张飞两名大将,火速接回阿斗。
赵云得到命令后,便急速带了几名随从飞奔前往。到达时,只见孙夫人带着阿斗正要上船,忙去阻拦。周善见状,大声喝斥说:“你是什么人,竟敢阻拦主母?”说罢下令士兵们开船,并且将武器拿出来,排在船上。
赵云沿江追赶说:“我们并没有阻拦夫人前去,但有一句话要禀告。”周善并不理睬他,只是勒令全速行进。
赵云沿江赶了十余里,忽然见到江滩有一条小渔船系在那里。赵云弃马持枪,跳上了渔船,便往夫人所乘的大船追赶。周善下令放箭,赵云以枪拨之,箭纷纷落水。离大船数丈余时,赵云奋身一跃,攀上了大船,吴兵皆被他的气势所吓倒,赵云进入船舱,见到孙夫人怀中抱着阿斗,赵云心平气和地说:“主母欲往何处,何不知会军师?主公一生,只有这点骨肉,小将在当阳长坂坡将他救出。今日却被夫人暗中抱走,不知是何道理?”
孙夫人生气地说:“放肆!你只不过是一名小小的武夫,竟敢过问我的家务事。”
赵云回答:“夫人要去便去,但是请求您留下小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