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世间一切苦厄 > 万有皆从因缘所生(第1页)

万有皆从因缘所生(第1页)

万有皆从因缘所生

二十八年三月在云南军医学校讲

引言

佛教之来中国,已有一千九百余年;尤其是云南的佛教,在印度阿育王时代已传入,故云南之佛教历史已有二千三百多年以上。所以现在中国,从通都大邑到穷乡僻壤,均散布有信崇佛法之徒众,及有很多代表佛教的寺庵僧尼。佛教在中国曾有过极昌明的时代,而对中国固有的文化之贡献与影响都甚大,至唐宋已经发展到了水乳交融的程度,近今研究中国文化者皆离不了佛学的因素。

习俗的迷信非佛教。自清朝废科举兴学校维新变法以来,一般新学人士即诋訾佛法为迷信,使佛教于无形中受了莫大的打击,大有使佛教的学说被推出于中国知识界的趋势。实则许多被指斥为迷信的事物,与佛教本身全不相涉,殆若风马牛之不相及。一般认为迷信的,不外各地方所崇拜的鬼神偶像,及化烧纸钱等风俗习惯,皆误为佛教所造成,其实这在佛教原有的教理和制度上并没有提倡过。此种习俗之起源,多由于中国古来的所谓神道设教思想之遗传。因为佛教在别的国度里流传时并不如此,并没有像在中国的许多不经的俗习,这是可以作反证的。由此我们知道中国古时遗留下来为现在诟为迷信的风俗,无非历代统治者的帝王,欲借此使人民生一种希望或畏惧,因此得到精神上的安慰与震慑。其用意在巩固其统治权,以使之补助政治法令所不逮。可是在今世科学的眼光看来,不免有愚弄人民之嫌。但此并非出于佛教,故以前中国的佛教僧徒,也不过适应于吾国的习俗而如此,毫不影响到佛学的真理及其原有价值。

佛教的消极非本质。古今一般人士看见各地寺僧遁在山林,往往即据之以为佛教是非人生的,乃是山林隐遁的,与社会人生不相关联的,是所谓出世逃世的消极佛教。因此以为佛教对于有为的青年人,及对社会国家负责任的人皆不宜接近,尤其不必去研究;但为一班退休的老年人及无知妇女的崇信物。因此,乃欲举佛教而摧毁消灭之。其实,这也非佛教的本质。佛教教理上所谓五乘──人、天、声闻、缘觉、菩萨及佛者,此中第一步就是教人在世做人,然后才能谈到超人的天及出世的声闻、缘觉、菩萨等四乘,故学佛以做人为基础。其余四乘也不尽出世,出世只是修学佛法的一种过程。

乘即是车的意思,五乘,是说由这五种不同力量的人,依这五层的车路前进。这样看来,佛法并不是非人生的,也并不尽是远俗离世的。如在暹罗(今泰国)、缅甸、中国西藏等处,即是用佛教学理为治国及待人接物的处世学问。而佛教在中国专被用来做出世的修行者,这是因为中国已有儒教学说治国经世的缘故。如此说来,佛教之退处山林,也完全是中国的环境使然,并非自身的本质如是。所以我们可以说佛教是非消极的,是有为青年人及对社会国家做大贡献者都可以研究的。

空与唯识等亦附加义。以为佛教说“一切皆空”“三界唯心”“万法唯识”等,即误解佛法是偏向空寂偏重精神的宗教,与现代科学的物质文明相背驰。其实佛教说一切皆空,有时也说非空,也说非有非空、即空即有。其说空者,无非是就一法或万法作一种理性的说明,须在讲到相当的地方乃适用的一种术语;讲唯识也是如此。此种术语,只是佛说因缘所生上的附加义。扼要地说来,佛教唯讲万有(万法)皆因缘所生,这才是佛教的真正本旨。

析名

佛经所用名词,往往精深细微,一般人甚不易解。所以今讲“万有皆因缘所生”,不能不略说本题的几个重要名词。

1。万有

这一名词,在佛教经中原不常用,应当用“万法”才合。

因“有”字的意义,尚不及“法”字的意义来得宽广,万理万事万物皆不出乎“法”字的范围。然佛教中也有用“有”

字的地方,如一种宗派立名一切有,是专门讲一切皆有的,即所谓万法皆有。但以有遮空,其义已狭。或说三有,所谓欲有、色有、无色有,三有或析为九有、二十五有,此与吾国通常以宇宙内外事事物物名万有相同。此取通俗易知,故用“万有”一名。

2。因与缘

这在佛经中分得甚为精细,有所谓六因、十因、四缘、二十四缘者。现在限于时间不能一一说明,但就“因缘”二字说之。因者,为构成一切事事物物即万有的主要因素,所谓质的方面的东西。譬如花的种子一样。缘者,乃事事物物的条件凑集助成主因的东西。譬如只有花的种子是不能生出花来的,必须借助于水土日光等物,乃有生起花来的结果。

试看现在供在这讲台上的盆花,这是一个活的举例。佛法中这样的事例是推用得很广泛的,所谓万有万法各有其种子之因,亦各有其凑助之缘。而缘又有顺逆的分别,遇顺缘则生长,遇逆缘则衰灭。

3。生

生是对住、异、灭而言的。佛法中常讲此生住异灭的四相:生是说事物的初生,住是已生后的存在,异是存在中的变易,灭是变坏到消灭。此“生”字是狭义的。又或有单用“生”“灭”

二字者,“生”字对“灭”字而言,此“生”字可包括住异在中,是广义的。今言万有皆生于因缘的生字,也是广义的生,如中山哲学上所谓宇宙以“生”为重心的生字所表现的意义一样广泛。

立宗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